临床研究近几年发现,有些药物使用不当可导致中风。可引起中风的常见药物有以下几种:
降压类药物
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降压心切,自己到药店购买药品,或超量服用,或自己做主把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致使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结果使脑部供血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集。这对于已有脑动脉硬化、动脉内膜表面粗糙不平的中老年人则很容易发生脑血栓,堵塞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因此,使用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切不可操之过急,必须遵循医生的意见。
利尿类药物
常用的利尿药,如速尿、双氢克尿噻等,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尿液排出就会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导致血液浓缩,易致脑血栓形成。
解热镇痛类药物
高热病人往往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安乃近、扑热息痛等退热。这些药物都是使人体大量出汗增加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的。但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使机体严重缺水,造成血液浓缩,促使脑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发烧时,最好不要使用此类药物,而施以物理降温。非用不可时,大量出汗后应及时通过饮用糖盐水或输液等方法补充水分,切不可大意。
止血类药物
中老年人发生出血性疾病时,常应用止血敏、止血芳酸、安络血等止血药。这些药物虽然有止血作用,但过量使用易引起血栓形成,阻塞脑血管,导致脑中风。特别是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有血栓形成倾向性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
避孕类药物
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颅内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统计显示,每100万服药妇女中,大约有100人因脑血栓而住院,有5人死于血栓性中风。研究认为,此类血栓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有关,每日服药量超过50 毫克者,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滋补保健类中药
如人参等,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若长期、大量服用时,有造成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故中老年人不可盲目进补,需要服用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热门文章
-
必读: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南
2023-02-28 08:58
-
老年人用药 注意适当减量
2023-02-28 08:55
-
长期使用利尿药需提高警惕
2023-02-28 08:51
-
小心:速效减肥药可能致命
2023-02-28 08:48
-
高血压利尿药如何正确选择?
2023-02-28 08:46
-
如何正确服用利尿药
2023-02-28 08:40
-
能使血糖升高或致糖尿病药物有哪些?
2023-02-28 08:36
-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哪些?
2023-02-28 08:36
-
可致尿失禁的四类药物
2023-02-28 08:35
-
吸烟会对药效也会产生影响
2023-02-28 08:35
-
利尿药不宜睡前服用
2023-02-28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