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糖尿病疗中常见的误区:
误区之一:血糖已控制正常可以不吃药,不打针了
到目前为止,包括各类中西药、保健品、食品以及其它糖尿病防治手段,都无法根治糖尿病,只能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已经用药糖尿病患者任意停用药物治疗,血糖将会很快回升。因此,多数中晚期的患者都必须长期服药或打针治疗。早期的患者没有服用过药物和用过胰岛素的,如果病情较轻,经专科医生诊断指导,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从而有助糖尿病的治疗工作。
误区之二:任何药都空腹吃
门诊的糖尿病患者中口服治疗占大多数,主要药物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这些药作用机理各异,各有特点,用法也不同。1.磺脲类:如达美康、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等。该类药物最佳服药时间为饭前30分钟。2.双胍类:如美迪康、格华止、迪化糖锭等。由于是酸性药物,可以刺激胃肠道,所以最好是饭后服用。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如拜糖苹、倍欣等,应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服下,弄清吃药时间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更起效。如果在餐前或饭后服用则疗效大打折扣。因此不同的药物,服药的时间也不是相同的。
误区之三: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排除糖尿病也是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有些人在偶尔的检查中看到自己血糖正常就以为自已不会患糖尿病,其实不一定如此。有些人空腹血糖虽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也是糖尿病。因此对于血糖出现过异常的人,有条件的话都应查一下葡萄糖耐量试验,尤其是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而且肥胖的人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餐后血糖情况。
误区之四:尿糖正常了血糖就控制理想了
有不少患者尿糖虽正常,但血糖却偏高。这是因为肾糖阈值升高所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了糖尿病肾病肾小管滤过率下降而回吸收增强,所以滤过减少而回吸收增高从而使尿糖阴性呈现出阴性结果,因此检测尿糖比不上血糖准确。尿糖正常不等于血糖控制理想,应以血糖为准,走出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误区之五:空腹血糖控制正常了,糖尿病就控制理想了
其实不然,有些人空腹血糖虽然已控制正常,但餐后血糖仍很高,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有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对心脑血管存在严重损害,可以加速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血糖控制的标准是空腹和餐后都必须正常。
误区之六:拒绝必要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上许多患者都不愿意打胰岛素,不光是怕打针疼痛,麻烦,更多是怕一打胰岛素就撤不下来。其实胰岛素治疗是一种很好的疗法,它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保护胰岛功能,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副作用小,费用低。目前世界各地都在放宽胰岛素治疗的指标。胰岛素的应用更主要是病情的需要。有些患者胰岛功能破坏已比较严重,胰岛素分泌已严重不足,不注射胰岛素已不能控制血糖,另外有些患者存在某些并发症,不适合口服药物治疗,这时使用胰导素治疗就是必然的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国产新药“谊生泰”糖尿病药有望近期上市
2023-02-28 08:59
-
儿童低血糖 预防大于治疗
2023-02-28 08:56
-
老年糖尿病用药 当心夜间低血糖
2023-02-28 08:55
-
小心 儿童吃过多甜食诱发疾病
2023-02-28 08:51
-
抗过敏药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
2023-02-28 08:51
-
阻挠胰岛素使用的十大因素
2023-02-28 08:50
-
打胰岛素会有瘾吗?
2023-02-28 08:50
-
如何正确选择降糖药
2023-02-28 08:50
-
女性糖友服用避孕药需注意哪些问题?
2023-02-28 08:47
-
磺脲类药物种类
2023-02-28 08:47
-
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原则
2023-02-28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