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专门研究疼痛“安慰剂”的新课题提出:适当的暗示可以使药物的疗效加倍。
研究者首先把志愿者置于核磁共振机器中,分别在他们的手臂上给予电震和热刺激,于是,大脑的疼痛反射被激活,这时,科学家为这些志愿者的手臂上涂抹“止痛”药膏,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护肤品。
当志愿者重新再接受“刺激”时,他们普遍表示疼痛有显著缓解。并且大脑中的疼痛回路的确显示:他们感觉好多了。
接下来,科学家又在这些病人手臂上涂抹药膏,但这次明确这只是普通的药膏,志愿者们又恢复了原先疼痛的感受。
科学家们提出:当医生建议一位病人使用某种药物的时候,很关键的一点是暗示他,这个药的确有效,这样就能提高疗效。
反之,如果你仅仅介绍药物,而对药物的疗效不置可否,甚至表现出对药品或治疗方法没有信心,那么疗效会比药物本身实际应该起到的作用少得多。
热门文章
-
如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
2023-02-28 09:00
-
抗凝血新药物-Effient正式在美国销售
2023-02-28 09:00
-
骨关节炎治疗药Synvisc-One
2023-02-28 09:00
-
癌痛治疗药Abstral的新药已在美提交申请
2023-02-28 09:00
-
替比夫定治疗:24周病毒抑制情况预测2年疗效
2023-02-28 08:59
-
抗HIV口服药Maraviroc相关介绍
2023-02-28 08:59
-
FDA:批准Xifaxan用于晚期肝病患者
2023-02-28 08:59
-
强生Telaprevir为丙肝患者带来福音
2023-02-28 08:59
-
老年人购药需到正规场所谨防上当受骗
2023-02-28 08:58
-
遵从医嘱、掌握最佳服药时间,提高疗效
2023-02-28 08:55
-
什么时候服用降压药疗效最好?
2023-02-28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