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普通干扰素与长效干扰素不良反应种类相似,主要区别是普通干扰素感冒样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不明显;
长效干扰素感冒样症状持续时间短,存在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的现象。
1.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ALT升高
在治疗过程的早期,丙氨酸转氨酶(ALT)在原有基础上不降反升,可视为干扰素提高人体免疫力,个体免疫功能增强的表现,这种情况下,乙肝病被清除得更好,这时不用做什么处理。不过,极个别人如果同时出现黄疸,则需停1~2针进一步观察。
2.部分患者治疗结束后反而ALT升高
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视为长效干扰素在体内作用力的延续,它继续激发人体免疫系统。通常不用做处理ALT会恢复。
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则应区别对待。患者本身有脂肪肝或者合并感染了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也会导致ALT升高。对症处理后,ALT也可恢复正常。
热门文章
-
天花疫苗前景一片光明!
2023-02-28 09:00
-
FDA:批准Xifaxan用于晚期肝病患者
2023-02-28 08:59
-
口服降糖药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2023-02-28 08:59
-
老年人用药方面有哪些禁忌?
2023-02-28 08:59
-
老年人用药剂量多少是最合适的?
2023-02-28 08:59
-
避孕药五大不良反应如何治疗?
2023-02-28 08:59
-
宝宝叠加用药容易导致肾衰
2023-02-28 08:58
-
如何处理接种的不良反应?
2023-02-28 08:56
-
老年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调整?
2023-02-28 08:55
-
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如何减少不良反应
2023-02-28 08:55
-
老人用药应“岁加量减”
2023-02-28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