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俗语中有一句话叫“良药苦口”,这句话的真实性几乎没人怀疑,因为,我们用来治病的药物几乎都是苦的。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药为什么多是苦味呢?如果药物都是甜的,那我们吃起来会多轻松啊?
相对于其他四味而言,苦味是最难唤起人们口舌愉悦感、也是人们最不喜欢的味道。女性喜爱酸甜食品,男性酷爱辛辣,老年人味偏咸,但却少有人喜欢苦味之品。因此,作为应该平衡的五味,苦味对人体的影响,不是摄入太多,而是摄入太少。
老子《道德经》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过食甘、咸、辛之味引发了疾病,只能服之相对不足的苦药治疗疾病。不知这是否是冥冥之中大自然对人体五味偏失的一种纠正。我们甚至也可以这样理解,当苦药入口之后,疾病消失,身体舒适,恢复健康,可能恰恰是被我们冷落的苦味进入人体后,五味达到平衡、调和的结果。
因此,正确认识五味调和的含义与作用,在平素的饮食随时摄入一定量的苦味之品,应可很好地防止疾病的产生。如果你是一个体弱多病之人,不妨检讨一下自己的饮食,是否存在五味之偏。
苦味的作用
苦味在五脏的归属中属于心,因此,苦味之品多数是入心的,苦寒之物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黄连、丹皮、炒栀子、莲子心等,可以食用或饮用的苦味之品则有苦瓜、苦菜、苦菊、盖菜、莴笋叶、芹菜叶、苦荞、苦丁茶、绿茶、柑橘等。在满桌的大鱼大肉之中,适度地加入一些苦味凉性的蔬菜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咽痛、性情急躁、失眠等心火上炎的情况发生。
苦味食物一向被看作是消暑的上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菊、盖菜等,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苦寒之寒,不仅可以用来消解暑热,防止火热导致皮肤疮疡、头晕目眩等,还由于苦味可以燥湿,《黄帝内经》中就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之语。夏季湿热交蒸,湿气通于脾,脾胃为湿热所困,往往导致倦怠、乏力、恶心、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出现,通过苦味食物的燥湿作用,可以解除脾胃湿热,增进食欲,改善乏力等症状。这也是夏季人们喜欢吃苦瓜、苦菜的原因。
《黄帝内经》有“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之说,认为苦味之品有坚阴的作用,所谓“坚阴”,是指坚固阴精,使人体精血等不恣意外泄之义。人体的肾脏是精气储藏的总仓库,当肾气虚,或下焦相火内盛时,均可导致精气的妄泄,如遗精、滑泄、崩漏、盗汗等。通过苦寒清解火热,起到“阳杀阴藏”的作用,可以防止阴精外泄,所以,中医疗盗汗、遗精的方子中,常用到黄柏、知母等苦寒之药。
热门文章
-
秋季进补要三管齐下
2023-02-28 08:52
-
苦瓜治疗糖尿病,需警惕副作用
2023-02-28 08:32
-
苦瓜 降血糖效果最为显著
2023-02-28 08:20
-
慢性丙型肝炎首次应用DNA疫苗治疗
2023-02-28 09:00
-
两大抗肿瘤药物为患者添福音
2023-02-28 09:00
-
芪丹通络颗粒 治疗糖尿病显神通
2023-02-28 09:00
-
关于揭示治疗银屑病分子基础的研究
2023-02-28 09:00
-
中国将迎来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2023-02-28 09:00
-
探索酒精肝的最新疗法
2023-02-28 09:00
-
回顾拉米夫定的10年国际临床应用
2023-02-28 09:00
-
用于治疗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的最新药物
2023-02-28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