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剂是在祖国医学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剂型,在煎服方面很有讲究。明代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物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都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中药方剂大多由多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汤剂也因此成了一个多成分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物,如鞣质与生物碱、蛋白质、苷类、有机酸相遇后,都可以发生沉淀反应,生成新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
沉淀物越多,相应的有效成分就减少。而药液的长时间放置,便为发生沉淀反应创造了条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放过夜的药液,便可发现上层变得更加澄清,下层为沉淀物。其中一部分就是沉淀反应的产物。
汤药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另一半。但有些患者常留至次日再服,这是不科学的。
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热门文章
-
中医治痛经可免汤药之苦
2023-02-28 08:48
-
中药的服用也是有讲究的
2023-02-28 08:39
-
如果觉得汤药太苦,试试以下办法
2023-02-28 08:32
-
喝汤药不一定要“趁热”
2023-02-28 08:31
-
如何使汤药易服?
2023-02-28 08:29
-
中药汤药常见使用误区
2023-02-28 08:27
-
隔夜中草药汤药不要喝
2023-02-28 08:23
-
煎汤药切勿长时间高温煎煮
2024-04-10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