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要喝对水
众所周知,用温开水服药是较常用的服药方式。
然而,有些药是不能用热水送服的,如助消化药中的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乳生酶、酵母片等含酶或益生菌的药物。这些药物受热后会失去大部分的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维生素C、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等维生素类性质不稳定,受热后也容易失去药效。止咳糖浆类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保护性“薄膜”,影响疗效。
有些药物,如平喘药、利胆药、抗痛风药、排尿结石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在服后则需要多喝水。如平喘药,由于其具有利尿作用,容易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要多喝白开水或橘汁。
服药时不能喝酒
从广义上说,酒也属于一种药品,饮用后对人体先是出现兴奋的作用,继而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酶代谢系统。
总体上,药与酒相互作用的结果只会有二: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
如,服用抗痛风药别嘌醇时饮酒,就会降低药效,影响其抑制尿酸生成的作用。又如,服用降压药的时候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相关文章
- 口服药剂分割后的不利影响
- 饮料或酒代替水送服药物 毒副作用大
- 胰岛素 如何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
- 抗过敏药最好随身携带
- 治疗用药 莫让心理因素“忽悠”
- 服药前后1―2小时不吃水果为宜
- 中西药混合使用 需避免哪些不良反应?
- 应用氨茶碱需注意“五忌”和“五慎”
- 咳嗽短期内可自愈,不可一味追求止咳
- 中药浸泡时间最好是冬天长、夏天短
- 流感不同于感冒 治疗用药不可随意
- 服用中药 温度非常讲究
- 煎药器具如何选择?
- 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 中药汤剂质量与煎药器关系密切
- 高血压 需个体化治疗
- 出现了阴道瘙痒 切勿自行服药治疗
- 牛奶应避免与哪些药品同服?
- 冬春季节儿童需补充哪些维生素?
- 嗓子不舒服 润喉片来“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