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时间不对会出不良反应
人体的各种生物功能常有一定的周期变化规律。一天之内,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都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如体温、血压、血糖等在24小时内都有规律性波动。
而许多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服用同一剂量的同一种药物,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
因此用药考虑合理的给药时间,以发挥最大药效,又使药物不良反应降至最低。以下列出几类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供参考:
降压药 人体血压在上午9~10时为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夜晚3时左右最低,故高血压患者一般只需白天用药,且上午用药量略大。如果夜间继续服药,则血压下降得更低,易诱发脑梗死。
利尿药 早晨7时服用氢氯噻嗪较其他时间服用不良反应要少。呋塞米于上午10时服,利尿作用最强。
解热镇痛药 此类药在上午6时服比下午6时服效果要好。吲哚美辛在上午7时服比下午7时服,药效维持时间更长。
降糖药 凌晨4时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此时只需给予低剂量就可达到满意疗效。
平喘药 氨茶碱早晨7时应用效果较好,毒性最低,其他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最佳。
热门文章
-
天花疫苗前景一片光明!
2023-02-28 09:00
-
FDA:批准Xifaxan用于晚期肝病患者
2023-02-28 08:59
-
口服降糖药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2023-02-28 08:59
-
老年人用药方面有哪些禁忌?
2023-02-28 08:59
-
老年人用药剂量多少是最合适的?
2023-02-28 08:59
-
避孕药五大不良反应如何治疗?
2023-02-28 08:59
-
宝宝叠加用药容易导致肾衰
2023-02-28 08:58
-
如何处理接种的不良反应?
2023-02-28 08:56
-
老年人的服药剂量如何计算调整?
2023-02-28 08:55
-
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如何减少不良反应
2023-02-28 08:55
-
老人用药应“岁加量减”
2023-02-28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