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儿童冬季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甲流及儿童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各种呼吸道疾病,提供科学卫生的预防方法。
不要一发烧就要打“点滴”
感冒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疾病。目前在儿科诊尤其在急诊中80-90%的病人都因感冒而来。现在孩子得了感冒,家长紧张得到处就医,一到医院坚持要打“点滴”,恨不得马上把体温降下来。
其实,儿童尤其是3岁左右儿童的发热程度往往高于成人,这与儿童全身反应性强有关,但儿童对高热的耐受性也比成人强。因此,对一些体温在39℃以下、但精神和活动如同常人的儿童,不必太过担心。发热是人机体对感染的一个正常反应,首先它有有利的一面。在体温高的情况下,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形成一个不利的生存环境。高热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全身不适,对6岁以内的儿童可能会引起高热惊厥。但不会“把脑子烧坏”,也不会“把肺烧坏”。脑炎、肺炎是感染引起的,不是“烧”出来的。
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污染”
九成病孩感冒是病毒性的,不是细菌性的,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可是一些家长病急乱投医,盲目追求立即“退烧”,坚持要求打“点滴”,可能导致滥用抗生素“污染”。此外,病人集中到少数几家专科医院,医院人满为患,交叉感染不可避免。
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感冒。感冒的主要病原是病毒,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抗病毒药物的效果有限,抗生素对病毒无作用。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症处理。对于发热并不是降温越快越好,过快的降温可以引起脱水休克,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容易发生。对于发热如果肛门温度在39℃以上就可以服用退热药,理想的退热剂作用应比较温和,建议不要用过强的退热药。
“捂被子”出汗降温不可取
对高烧的孩子,用退热药的同时最好结合物理降温,温水泡浴是个值得提倡的好方法,温度以低于体温1-2℃为宜,时间20分钟或更长,根据体温下降的情况和个体的耐受情况而定。这种方法舒适,体表与水接触面积大,散热效果好。注意水温不可让皮肤感到冷,这样会使皮肤血管收缩,体表血液循环差就不能够将体内的“热“带到体表散去。中国人传统的方法捂被子通过出汗降温,这种方法有风险,出汗不及时,可能会使体温更高,从而可能引起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热门文章
-
宝宝冬季如何用药
2023-02-28 08:58
-
小孩冬季长水痘家长应合理用药
2023-02-28 08:58
-
老年人冬季瘙痒症的中西医治疗
2023-02-28 08:55
-
冬季养生 首选中成药
2023-02-28 08:52
-
冬季用滴鼻药须警惕
2023-02-28 08:52
-
冬季流感用药的五大禁忌
2023-02-28 08:52
-
冬季感冒药茶疗效好
2023-02-28 08:52
-
入冬谈服壮阳药的知识
2023-02-28 08:52
-
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
2023-02-28 08:52
-
冬季防治风湿的注意事项
2023-02-28 08:52
-
心绞痛服药也有学问
2023-02-28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