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疹是发生在月经周期内的皮疹。皮疹大多在月经来潮前1~3天发生,经净后1~2天内结束。皮疹主要发生在面部、躯干和四肢皮肤。
皮损表现为红斑疱疹、荨麻疹、紫癜、眼圈周围色素沉着,有时口腔和外阴黏膜出现溃疡。个别病人还会出现全身性疱疹型月经疹,而且病情严重,常伴有高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月经疹实际上是一种变态反应,是由于月经来潮前卵巢分泌的孕激素水平增高,而女性对此又发生过敏所致。预防性用药可在月经将来潮前口服乙烯雌酚以对抗过高的孕激素,具体用法由医生根据病人具体病情决定。
一旦出现月经疹,可用些抗过敏药,如扑尔敏,一日3次,每次1片(4毫克);或息斯敏,一日1次(10毫克)。如果上述抗过敏药收效不明显,可以临时口服皮质激素,如强的松,一日2次,每次1片(5毫克)。
有些姑娘在月经期间,口角、鼻孔周围出现单纯疱疹。这是由于平时潜伏在上呼吸道和口腔里的病毒趁月经期间人体抵抗力下降之际兴风作浪而引起的。月经过后,可不治自愈。
热门文章
-
提醒:扑尔敏也存在两面性
2023-02-28 08:50
-
过敏药导致过敏反应须停用
2023-02-28 08:50
-
如何防治蚊虫叮咬?
2023-02-28 08:43
-
感冒药 避免重复应用以防止副作用?
2023-02-28 08:36
-
抗感冒药遭受信任危机
2023-02-28 08:34
-
抗组胺药可导致便秘
2023-02-28 08:34
-
警惕:有些药物对胎儿有害
2023-02-28 08:32
-
抗过敏药 最好夜间服用
2023-02-28 08:30
-
抗过敏药最好随身携带
2023-02-28 08:29
-
酒精和药品混用会有害
2023-02-28 08:27
-
哪些药物宜上午服用?
2023-02-28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