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
一个正常的心脏,有很好的代偿和调节能力,当心率增快到180次/分,仍能继续提高心排血量。当心率减慢至35次/分时,甚至30次/分时,亦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状态,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但如果心脏有病变,心脏功能不正常时,便失去了代偿和调节能力,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及血液循环障碍。如果心房收缩功能失常,或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30%左右,引起病人心悸、胸闷、无力等症状。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电除颤、射频消融或安装起搏器等,纠正了心律失常,便可维持正常或接近于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
(2)减轻或消除症状:
多数心律失常的病人有一定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无力等症状,甚至因此而影响睡眼、工作、休息及日常生活。如果得到及时治疗,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热门文章
-
什么原因导致早搏?
2023-02-23 18:14
-
请多关心你的心!
2023-02-23 18:14
-
冠心病分哪几类
2023-02-23 18:13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别乱动
2023-02-23 18:13
-
急性心梗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
2023-02-23 18:07
-
冠心病与哪些症状相伴而行
2023-02-23 18:05
-
专家解读冠心病的症状
2023-02-23 18:05
-
冠心病有哪些表现呢
2023-02-23 18:05
-
保护心脏好习惯是关键
2023-02-23 17:56
-
男性心绞痛常见的三大并发症
2023-02-23 17:55
-
常见心绞痛并发症竟然有这些
2023-02-23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