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一旦确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学会自我保护,如避免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自我检测、控制并发症、摸索有效急救法等,缩短康复时间。
1、避免诱发因素:避免诱发因素比单纯用药简便、安全、有效,一旦确诊为心律失常应根据以往发病情况避免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等。
2、保持情绪稳定:精神紧张易诱发心律失常,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常有先兆症状,若能时常自我监测病情并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及时发现采取措施,可减少复发。
4、控制合并症:心律失常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风湿等合并症时应积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诱发患病。
5、摸索有效急救方法:心律失常患者日常生活中应积极摸索有效急救方法,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进行深呼吸可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心房纤颤患者出现先兆症状应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
热门文章
-
确诊冠心病应做哪些检查
2023-02-23 18:08
-
冠心病确诊的方法是什么
2023-02-23 18:07
-
如何确诊冠心病的相关症状
2023-02-23 18:00
-
确诊冠心病的检查有哪些
2023-02-23 17:52
-
确诊冠心病要做8个检查
2023-02-23 17:51
-
女性心肌梗死为什么难确诊?
2023-02-23 17:39
-
确诊心律不齐的五大方式
2023-02-23 17:36
-
年轻高血压患者确诊率低于老年人原因何在?
2023-02-23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