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统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异常一般包括三类情况,即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范围、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保护性的脂蛋白,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如果胆固醇增多仅仅是由于高密度脂蛋白较多引起的,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影响。
误区二:只是控制血脂,而忽视了对肝脏的保护
高血脂增加了肝脏代谢的负担,久而久之影响了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使脂类代谢能力降低,更易导致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而形成脂肪肝,并引发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问题。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在日常的高血脂治疗中,切忌不可忽视保护肝脏。
误区三:瘦人不会得高脂血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血脂往往与肥胖划上约等号,似乎高血脂只是胖人的专利。而那些身材苗条的人容易忽视血脂检查。戴秋艳教授指出,人的血脂水平与体型并无必然联系。
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环境及遗传相关。继发性高脂血症则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等。因此,体形瘦的人并不能对高脂血症免疫。
误区四: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高血脂对血管潜移默化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但血脂也绝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血脂过低,肿瘤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因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健康。
误区五:没有症状就不必治疗
很多高血脂患者并没有特殊的症状,所以就以为短期内不会导致大问题。事实上,高脂血症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最容易引发三类疾病:一是心脏疾病二是脑血管疾病,三是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很容易引发尿毒症。
误区六:夏季饮食淡就可停药
不少患者觉得,夏季天气炎热,吃得清淡,血脂就不会升高,从而忽略了正常用药其实,降脂药往往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能降低血脂;二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调脂、降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期间除了要调整饮食和增强运动外,降脂药物的增减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不要随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