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血管 正文

高血压最新疗法

2023-02-23 17:31
admin

中医将“高血压”分为两种证型: 一种证型是:肝肾阴虚。 表现为:经常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血压波动不大。 另一种证型是:肝阳上亢。 表现为:脸色发红,脾气暴躁,血压波动大。 持续、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的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这些重要脏器的器质性损害是致命性的。因此平缓地控制血压,其实就是间接地保护了这些脏器的健康。

我们人体有3个天然的降压穴位,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无论哪种证型的高血压都可以用这3个穴位。

一.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滋补肾阴的穴位,相当于给肾浇水灌溉。

二.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一个穴位,起到梳理肝气,平肝降逆的作用。

三.曲池穴

曲池穴是大肠经上是穴位,用来扑灭火气,也是降压效果最好的穴位。

每天坚持按揉这三个穴位,200次以上,2个月后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

注:

太溪穴:手指从脚的内踝最高的地方向后,跟腱前的凹陷处就是太溪穴。

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的间隙后方的凹陷处。

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只要坚持三个月的点穴按摩,可以逐步减少西药的用量或停止服用西药。这样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