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高血压可杀人于无形
无症状高血压可杀人于无形 郭冀珍教授说,高血压患者中有很多是没有症状的,在临床约占一半的比率。
这种类型的血压呈阶梯状缓慢上升,由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能够对这种缓慢升高的血压逐步适应,所以即使血压已很高,也可能无任何症状和不适,像正常人一样,造成诊断治疗不及时,往往比有症状高血压更加危险。
有人因此突发脑出血、心梗等意外,临终前才发现血压过高,但已难以控制。
“无症状高血压”的控制率低与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低密切相关。我国患者对自己高血压问题的知晓率只有美国和日本的一半还不到。郭冀珍教授说:“在日本,大约有3500万的高血压患者,同时电子血压计的销量也是大约3500万台。不少日本高血压病人是通过自测血压发现血压高而就医的,但是在中国,在家自测血压者占少数。”据一项上海市民高血压病人调查发现,家中备有血压计并经常自测血压者仅占18.69%。而自我测压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的重要途径。
对付无症状高血压,最好的方法是尽早预防。具有高龄、血脂异常、肥胖、心脏病等高危因素的人,都应该在家中常备血压仪,一月或两月就测一次血压。
此外,高危因素人群在出现高血压的头痛症状时,往往乱吃止痛药来止痛,而不是及时检查,这也容易延误高血压的及时诊治,甚至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防治的八个误区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目前的降压原则中十分强调个体化用药。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个体化”,其中一项便是坚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对血压的监测并记录。
热门文章
-
六种心脏瓣膜常见病变
2023-02-23 18:18
-
谨记心脏瓣膜病的饮食原则
2023-02-23 18:17
-
心脏瓣膜病的2种中医治疗方法
2023-02-23 18:17
-
腹痛却用"心药"医
2023-02-23 18:17
-
心血管病也可导致阳痿
2023-02-23 18:17
-
自己测测是否脑动脉硬化了
2023-02-23 18:17
-
老人腹痛看不好的真正原因是血管硬(图)
2023-02-23 18:17
-
冠心病者请关注你的腿
2023-02-23 18:17
-
“不安腿”令人很不安!
2023-02-23 18:17
-
对心血管有好处的部分食物
2023-02-23 18:17
-
听力下降心血管是心血管出毛病了!
2023-02-23 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