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慢性鼻炎是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宜攻补兼施,本文为大家推荐几个简便有效的食疗方。
慢性鼻炎属于中医鼻窒范畴,主要是因为伤风鼻塞后余邪不清,内舍于肺,肺虚及脾湿浊滞留鼻窍,日久脉络气血瘀滞,则鼻甲肿大,鼻窍窒塞不通。本病为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宜攻补兼施。以下几种食疗方法较为简便有效。
1.辛夷花6克,苏叶9克,姜、葱适量。煎水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2.老刀豆壳焙干研末,每次10克,黄酒调服。连服3-5日。
3.香瓜蒂烧炭存性,研成粉末,取少许吹入鼻中,1日3-4次。
4.红枣10枚,苍耳子9克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
5.桑叶9克,菊花6克,同煎水去渣,加甜杏仁9克,粳米60克煮粥食。每日一剂,连服数剂。
6.辛夷花30个,鸡蛋10个。加水煮熟后吃蛋喝汤。分5日服完,连服2-3剂。
7.蜂房适量。将蜂房挤出糖汁后,嚼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克,连用5-6日。
临床表现
1.慢性单纯性鼻炎
(1)鼻塞特点为
①间歇性
慢性鼻窦炎会在白天,夏天以及在劳作的时候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
②交替性
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当转向另一侧卧位时,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鼻塞。
(2)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
多为半透明的黏液性鼻涕,继发感染后可有脓涕。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多“痰”及咳嗽等症状。小儿患者由于鼻涕长期刺激鼻前庭及上唇,可出现鼻前庭炎及湿疹。
(3)间断嗅觉减退
由于交通拥堵,不连续嗅觉减退,如鼻头痛不适和说话。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有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鼻涕不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
(2)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如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
(3)由于长时间的张口呼吸以及鼻腔分泌物的刺激,易发生慢性咽喉炎。
(4)患者常常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慢性鼻炎的检查
1.慢性单纯性鼻炎
(1)体征鼻黏膜肿胀,表面光滑,以下鼻甲最为明显,鼻甲柔软,富有弹性,用探针轻压成凹陷,移开后立即恢复。
(2)辅助检查鼻黏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滴用后下鼻甲肿胀可在3~5分钟内消退。鼻腔内有较粘稠的黏液性分泌物,多聚集于鼻底、总鼻道或下鼻道。
2.慢性肥厚性鼻炎
(1)体征长时间炎症可导致鼻黏膜增生、肥厚,成暗红色或淡紫色。下鼻甲黏膜肥厚,下鼻甲骨亦可肥大,下鼻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探针轻压下鼻甲有硬实感并且不易出现凹陷,或凹陷出现但不易恢复。
(2)辅助检查对血管收缩剂反应差,鼻黏膜不收缩或收缩甚微。有时鼻底或下鼻道可见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
慢性鼻炎的预防
1.戒烟酒,注意饮食生和环境卫生,避免粉尘长期刺激。
2.避免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该类药物有可能造成“药物性鼻炎”。
3.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每遇感冒鼻塞加重,不可用力抠鼻,以免引起鼻腔感染。
4.应注意锻炼身体,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6.应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戴口罩。(参考网站:民福康健康)
热门文章
-
嗓子又干又痒怎么办 解决只需这几招
2023-02-23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