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外耳道炎究竟有哪些方法呢?相信正在受到这种耳病困恼的小伙伴是想要知道的吧,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好好的了解下吧,相信是对你治疗很有帮助的,值得一看的!
治疗外耳道炎的方法
全身治疗:
急性期需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怀疑与过敏因素有关者,可用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每次10mg,每天1次。加强全身性疾病的诊治,如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内分泌紊乱、糖尿病。
局部治疗:
积极去除局部诱因如耵聍栓塞、异物等,治疗局部感染性病如化脓性中耳炎。
用0.9%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配合使用吸引管,在耳内镜下仔细清除外耳道脓液、渗液、痂皮、脱屑等,后局部用4%硼酸酒精等滴耳液滴外耳道,嘱患者3-4小时滴上述药物一次,3-7天耳内镜下清理外耳道一次。
慢性者可选用抗生素类与激素类合剂、霜剂、软膏等涂敷、换药。
外耳道炎的症状
1、急性外耳炎的症状
急性外耳道炎发病急,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稀薄分泌物,继而变为稀脓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锁,遮蔽鼓膜,引起耳鸣及听力下降。严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并出现全身不适。
检查见急性者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呈弥慢性充血肿胀,有多量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耳甲腔、耳屏及耳垂甚至耳廓周围皮肤皆可因分泌物刺激而出现潮红、上皮剥既及渗液的皮肤炎症表现。分泌物凝固后,呈黄色痂状。
2、慢性外耳炎的症状
慢性外耳道炎病程长,多有耳痒、少量稀脓、听力轻度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下有少许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会出血;鼓膜可混浊、增厚、标志不清。
检查慢性外耳炎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有上皮脱屑现象。真菌性者外耳道有青烟色、黑色或黄白色霉苔,可见菌丝,与皮肤接触处呈痂状。将其除掉后,可见外耳道皮肤有充血、糜烂现象。有细菌混合感染时,充血肿胀加重。(参考网站:好大夫在线)
相关文章
- 怎么预防中耳炎 推荐五种方法
- 盘点突发性耳聋的五大症状
- 警惕 七种导致听力障碍的原因
- 盘点听力受损的四大原因
- 四种预防突发性耳聋的方法
- 耳鸣能治疗好吗 安利三种治疗方法
- 推荐三种治疗中耳炎的方法
- 耳鸣怎么吃?五款食物帮你改善耳鸣
- 长时间听歌有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 长期戴耳机容易导致耳鸣 有什么危害
- 出现耳硬化症怎么办 7点帮你有效预防
- 鼓膜穿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该如何治疗?
- 耳朵经常疼痛怎么回事 要怎么护理
- 洗澡后爱掏耳朵小心患上外耳炎
- 中耳炎的症状有哪些 如何根治
- 戴助听器要注意什么事项 怎么选购助听器
- 长期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怎么缓解
- 小儿容易患中耳炎的原因 有什么影响
- 孩子患上中耳炎怎么办 治疗偏方有哪些
- 乘坐高铁耳鸣怎么办 耳鸣要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