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疾病带有一定的后遗症,比如感冒,不仅会引起咳嗽、流鼻涕,还会引起中耳炎。那么感冒为什么会引起中耳炎呢?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中耳炎呢?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介绍,供大家参考。
感冒为什么会引起中耳炎?
感冒后会得中耳炎,这和人体的解剖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鼻腔的后面(鼻咽部)两侧各有一根咽鼓管和耳朵相通。咽鼓管有维持中耳气压平衡,引流中耳分泌物的作用。在成年人,咽鼓管长约3.5厘米,耳朵这一头高,鼻咽部这一头低,而且常处于塌陷状态,只有在打哈欠和咀嚼的瞬间才开放,所以成年人鼻咽部的病原体并不容易进入中耳。而儿童咽鼓管较成年人短、平、宽,相对来说,患中耳炎的概率大大增加。
而许多儿童都是在感冒后期突然患上急性中耳炎,这与小孩在感冒时擤鼻涕和睡眠质量有关。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捏住鼻子的两边擤鼻涕容易导致分泌物堵塞耳咽管,而正确的做法是堵住一边的鼻孔,另一边自然地擤出鼻涕。其次,感冒时孩子经常因为咳嗽导致睡眠不佳,致使内耳血管痉挛供血不足,影响听神经,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耳朵胀痛。
如何预防中耳炎?
1、患有中耳炎的患者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等过量运动。
2、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到吵闹的地方而影响中耳炎的恢复。
3、均衡饮食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5、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6、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7、经手术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
8、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相关文章
- 神经性耳鸣能治好吗 强调越早治疗越好
- 中耳炎怎么检查 4个检查方式你都清楚吗
- 新生儿听力障碍的表现 家长要仔细观察
- 新生儿耳部护理三大要点 新手妈妈要牢记
- 突发性耳鸣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 轻度听力障碍影响言语发育 应该被重视
- 耵聍栓塞可并发哪些疾病 6种方法可治疗
- 儿童助听器验配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 分泌性中耳炎一定要手术吗 这就告诉你
- 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瘘管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什么是弥漫性外耳道炎 发病原因有哪些
- 听力障碍要做哪些检查 这5项必不可少
- 为什么会产生神经性耳鸣 吃什么中药治疗
- 怎样预防小耳畸形 从怀孕早期开始
- 耳朵进水可以用棉签掏干净吗
- 避免先天性耳聋 怀孕期间有些事千万别做
- 耳朵也需要护理 这些护耳方法能加强听力
- 耵聍栓塞怎么办 6种方法能保护耳朵
- 中耳炎吃什么药 儿童中耳炎以局部用药为主
- 什么是隐形助听器 具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