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为何反复发作?
消化性溃疡为何反复发作? 不坚持服药不严格遵守医嘱,频繁换服药物,或症状稍有改善立即停药,影响溃疡面愈合。有资料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继续服药的复发率各为10.9%及6.9%,而未能继续服药的复发率为83.3%及92.9%,说明溃疡病在治愈后继续服药可有效地减少复发。
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精神紧张、情绪剧烈波动、过度劳累,均对大脑皮层造成不良影响,反射性地引起胃肠粘膜的血管痉挛,粘膜缺血,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影响溃疡面的愈合。如溃疡病患者在治愈后不注意这些,复发率可达93%。
生活无规律胃、十二指肠溃疡在治愈后不注意生活和饮食律,其复发率也在90%以上,如过饥、空腹时胃酸照常分泌,高浓度的胃液因无食物释稀、中和而侵蚀胃粘膜及溃疡面;过饱时加重了胃的负担。刺激性大、酸性、过冷、过热、粗糙食物等,都能对胃粘膜及溃疡面产生不良刺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某些药物刺激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愈后,若服用伤胃药如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保太松等,会刺激胃粘膜及溃疡面,复发率在90%。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的溃疡,杀菌不彻底,病菌卷土重来,并产生抗药性。这个也跟不恰当的停药或药量不足有关。
胃溃疡合并幽门螺旋菌感染如何治疗
正常胃粘膜中26%阳性,胃炎中60%阳性,胃溃疡病人此菌的阳性率可达95%,自1983年以来就不断有人报道认为此菌与溃疡病有关。该菌呈世界性分布,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人群中HP感染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据报道,l一11岁儿童HP检出率为零,20岁人中阳性率10%,60岁时阳性率达50%。
此菌在胃液中不易被发现,它存在于粘照深层的碱性溶液中,多位于胃窦部及胃体上部的小弯侧,其致病机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HP有蛋白水解酶样作用,能裂解胃内的粘蛋白,使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减弱。②由于该菌寄生于胃的粘液内,靠近上皮细脑,其鞭毛样运动可使胃粘膜受到损伤。 该菌的尿激酶样作用能分解尿素而形成胺,从而改变了局部粘膜的酸碱度,使pH升高,影响氢离于进入胃腔,造成氢离子回渗,引起胃粘膜的损害。
如果胃溃疡与HP感染同时存在,在治疗时应加用抗该菌的药物。HP对许多药物很敏感,如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痢特灵等,人们对上述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使用方法并不陌生。
应该提出的是近几年来临床上应用的胶体铋剂(三钾二枸橼铬合铋),其商品名为Denol,对HP的治疗最为有效,其作用机制与硫糖铝相似,在酸性环境中形成由铋盐、粘液及氨基酸组成的凝结物,构成一层保护屏障。目前国内应用的迪乐、得乐都是Denol的类似产品,效果也很好,有报道说,它在酸性环境下可以渗透到粘膜层内而杀死HP。
在治疗时可与抗溃疡药合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但要注意服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铋剂中毒,这类药的使用以控制在8周之内较合适。现在临床上应用的铋剂冲剂,一般服用方法是每次1包,每日4次,3餐前半小时及睡前服用,服药时将药用30毫升温开水稀释,应注意服药时既不能不稀释直接吞服,也不能加水太多而稀释过度,因为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杀菌作用。
最近,有些国外学者针对HP易于产生耐药性而提出联合应用抗菌药的观点,最常用的是灭滴灵,每日3次口服,1次剂量为0.5克,一般服2周左右,或应用一些抗生素,如先锋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或痢特灵等药物中的一种,与迪乐或得乐同时服用,均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处理
-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攻略”
- 无蒂锯齿状腺瘤严重吗
- 为何出现胃息肉 8个原因引起
- 胃息肉如何治疗 推荐4个方法
- 治疗胃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医生告诉你
- 胃息肉切除后该如何来调养 推荐四个方法
- 怎样预防胃息肉 牢记这三种方法
- 胃息肉该如何诊断?
- 胃息肉是否会癌变?切除后该注意什么?
-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会变成胃癌吗
- 胃息肉会癌变吗 得了胃息肉怎么办
- 胃息肉切除后如何护理
- 胃息肉不切除会癌变吗 答案是这样的
- 胃息肉有哪几种类型 胃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 胃息肉术后需注意7大饮食原则
-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 如何预防胃息肉
- 什么是胃息肉 5招预防胃息肉
- 胃息肉怎么引起的 胃息肉饮食宜忌有哪些
- 胃息肉割除后还会再复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