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春日的时蔬,与生姜牛奶为羹,能温中散寒,健脾养胃,为春初时的养生之饮,同时还是胃寒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水,食后腹胀,食冷痛甚、食温则痛缓的辅助调理药膳。
材料:韭菜500克、生姜30克、牛奶250毫升(约1碗量)。
烹制:韭菜洗净,切碎;生姜刮皮,一起放入绞汁机中绞汁,下锅中以中小火滚沸,改小火加入牛奶,片刻便可。宜早晚各1次,饭后1小时食用为佳。
阳气虚型胃病者: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隐隐痛,空腹时痛,进食后痛感减弱,劳累或受凉后加重,伴疲倦乏力,四肢不温,怕冷,舌淡苔白。
此类人群不宜吃水果、酸甜以及生冷食物。可参照以下食疗法:
●荔枝干瘦肉汤
●荔枝干瘦肉汤:
瘦肉200克,荔枝干5枚,白术15克,放入炖盅中炖2小时。
●羊肉暖胃汤:
羊肉500克,生姜3块,春砂仁10克,陈皮10克,加水8碗,小火焖2小时。
●胡椒煲猪肚:
猪肚一个,胡椒25克,(若脾虚者另加入党参15克)。猪肚用盐擦洗干净,原只下锅,加水10碗,煮2小时。
阴虚型胃病患者: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部有火烧感,隐痛,口干,消瘦,人偏干瘦,舌红少苔。这主要是由于秋燥伤及胃阴,使阴虚表现较为明显。
此类人群忌煎炸食品,应少烟酒。百合汤、银耳汤、核桃肉、雪梨汤都宜服用。根据阴虚程度可参照以下两种食疗法:
●花旗参炖鸡:
鸡一只,约500克,花旗参10克。文火炖2小时。
●沙参玉竹煲老鸭:
沙参25克,玉竹25克,老鸭一只。文火煲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