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做例行体检,查血各项基本指标结果很好,乳腺钼靶和双光子骨密度也正常,但家庭科贝格医生坚持还要我做消化系统检查,说原本50岁的时候就应该做,已经晚了十年了。我借口说再想想,就走出诊所。
肠镜检查 详细说明
几天后,接到家庭科医生的护士来的一个电话,说是为我已经预约了肠胃科医生检查。两天后,肠胃科医生的护士又来电话再次确认,然后我收到一份纸面通知,详细说明诊所名称、地点、电话,并收到一封电邮,介绍了检查过程、预前预后和一段实况转播的短视频以及怎样预订事先服用的药物。
几天后,我收到一个大信封,里面有药片、药粉、果冻、鸡汤粉、湿巾,还有一份说明书。说明书长11页。第一部分是有图片对照的药物说明;第二部分是检查前七天、前三天、前一天及当天上午,应该怎样限食、怎样禁食;第三部分是介绍检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第四部分是检查的必要性、检查的风险和应对措施;第五部分是检查完毕后的注意事项;第六部分是病人隐私保密协定;第七部分是行车路线图。
说明书中提到最后两天禁食,会觉得身体发冷,附寄被认可的鸡汤和果冻,必要时可以食用。有趣的是,强调受检人当天绝对不可以开车,开车人必须与受检人同时签到。陪同人必须至少陪同两小时,也需要签到。温馨的是,说明书详细解释了检查过程中各个步骤是怎样进行的,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使用什么样的器械,使受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使用药有照片对照说明,以免受检者搞错。最后有负责任的提醒:检查的意外风险为1%,一旦发生如何应对。附有相关的投诉机构,投诉电话,投诉方法。
临检前四五天,我几乎天天打咨询电话。因为我不能确定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每次电话一打就通,而且是真人接的。有时我问的比较仔细,恐怕对方不知道亚洲食品。比如问道酱油能不能用,炒的菜能不能吃,豆浆能不能喝。对方总是很耐心解释,不厌其烦。而且最后总会说:如果还有其他问题,任何时候都欢迎再来电话。
反复核对 连续三次
当天体检签到后,前台女孩除了要求看驾驶执照、保险卡、签署知会单,给我戴上标有姓名、年龄、电话、家庭科医生姓名的手环,还微笑地问,后面这位是否我的司机和陪同。候检厅里还有给司机陪同专设的小电影间,正在上映1940年代的“罗马假日”,我儿子说他从来没看过这个电影,正好看看。
几分钟后护士苏珊带我进了单人候诊室,做检查前十分钟谈话。她再次核对我的姓名和年龄等个人资讯,量血压、心跳、血氧,然后开始问问题。苏珊是欧裔,60多岁,问了我至少80多个问题,都是说明书上要求医患双方搞清楚的事儿。医学名词很多,我有几个问题请她重复了一遍,她听出我是亚裔移民,露出不屑的神色,但她确实操作熟练,有条不紊,进针准确。
然后,她让我到里面的小间换上病号袍。真奇怪,那小间不是更衣间,只是一个小厕所,连挂衣服的钩子和储物柜都没有。后来我才知道,因为这里是消化系统检验所,所以每一个单人候诊间,都有一个小厕所兼作更衣室,总共有二、三十个呢。我一个人在小候诊间等了十几分钟,才被带进检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