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行为因素、遗传因素、以及提示继发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增加的个人特征。早在证明各种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之前,最初由临床医生发现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因素,后来在正式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中都被证实确为危险因素。
最终,临床试验证实高血压和高血脂都对中风和心脏病有可逆的作用。因此,目前这些危险因素对相对心血管危险性和预防性干预目标的评估而言都是首要因素。
危险因素状况的判定标准是与疾病事件联系密切、一致、适时并有统计学意义,不依赖于其它已知的危险因素,不会被这些已知因素所混淆。该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对有效的资料进行评估,明确血清尿酸是否符合作为一个危险因素的标准。
热门文章
-
心脏病的体检项目都有哪些呢
2023-02-27 22:01
-
心脏病如何检查 4个项目不可少
2023-02-27 22:01
-
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是“早”
2023-02-27 21:59
-
为什么心电图检查不出心脏病?
2023-02-27 21:59
-
惊!终日愁眉苦脸竟能诱发心脏病
2023-02-27 21:59
-
从心脏听诊区看常见心脏病的心音
2023-02-27 21:58
-
七大症状预示男性心脏疾病
2023-02-27 21:53
-
警惕心脏病引发其他器官病变
2023-02-27 21:48
-
关于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
2023-02-27 21:48
-
检查怎么预防心脏病
2023-02-27 21:46
-
老年人心脏病的自我检查
2023-02-27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