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检重在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异常。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作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婴儿每2个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18岁每年1次。
重点一:铅含量
铅是人体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影响着智力和骨骼的发育,造成消化不良、贫血,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体内有0.01微克铅的存在,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铅测定是儿童体检的重中之重。
重点二:血色素
贫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龄正常孩子矮2~10厘米,原因多半是缺铁。缺铁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响认知能力,造成孩子行为怪异、多动。
重点三:锌、钙、镁
体内的锌低于正常1/2水平的孩子有80%存在严重发育迟缓,因此,孩子要想长高,锌的摄入量很重要。钙、镁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相辅相成促进发育。钙缺乏、高血钙都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疾病,因此,钙不能随便补充,必须检测后遵照医嘱补充。
重点四:骨龄测定
主要是根据X光片分析孩子的身高潜力和发展。据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出现骨龄发育提前趋势,会严重影响他的身高、体型,致使他16岁就不再长个儿。因此,体检时骨龄测定也必不可少。
儿童体检可以不做常规胸透
卫生部已经公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规定》要求,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不得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受孕后8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规定》强调,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并且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医疗机构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
《规定》提出,医院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至15周的育龄妇女,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据了解,曾有专家认为,如果孩子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接受过多辐射,有可能影响发育。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家长、领着孩子前往医院做胸透等检查。
目前中小学每年的例行体检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等常规检查,一般不会做胸透。而中考、高考前体检做胸透是必查项目,不属于常规检查。
放射科的CT检查、胸部透视都会杀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如果未成年人短时间多次接受X光射线照射,则会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
对于幼儿入院体检一般只做乙肝五项、肝功、血常规、心电图、四肢发育情况等几项检查,对于胸部透视并没有做硬性要求,也未将胸部透视列为儿童入托的常规检查项目中。
卫生部称,《规定》是为了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相关文章
- 婴儿第一次检查及体检项目
- 儿童入托体检须知及检查项目
- 警惕儿童体检的4大重点
- 儿童斜视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 儿童基因检测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 警惕儿童口腔检查 别让孩子等太久
- “六一”儿童节 带孩子体检注意事项
- 肥胖儿童要做哪些医学检查
- 0~2岁宝宝体检项目表
- 保护儿童听力 做这五个小检查
- 体虚多汗已导致呼吸道感染
- 宝宝便秘这样治 如何判断宝宝便秘
- 婴幼儿有十次体检 家长可千万别忘记
- 幼儿体检发现屈关不正常怎么办
- 儿童用眼令人堪忧 保护儿童视力
- 远离小儿癫痫 做好这些检查
- 发现新生儿惊厥 做好相关检查
- 幼儿检查髋关节 预防小儿肢体畸形
- 及早发现儿童斗鸡眼 保护儿童视力
- 1到3岁儿童体检 你该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