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有很多证型,要辩证治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肺热津伤证
临床表现: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胃热炽盛证
临床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清热。
代表方:玉女煎。
气阴亏虚证
临床表现: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肾阴亏虚证
临床表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膏脂,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证
临床表现: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
糖尿病的预防
坚持锻炼
怎么做好糖尿病自我保健?坚持锻炼但不能太剧烈,最好在户外进行,吸收更多的氧,且一定要持之以恒。
少熬夜
睡眠稳定内分泌,再忙再累,也要注意安排好休息时间。熬夜打乱身体工作流程,使胰岛素分泌失去规律或反应不及时,糖的分解代谢失常。
饮食均衡
不暴饮暴食,生活、饮食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少食多餐,总量控制,日常多喝些白开水,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
心态平和
保持心态平衡,减轻心理压力。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合理减肥
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预防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