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1.8亿人正在与糖尿病行着艰苦的“持久战”。很多患者由于每天必须坚持注射胰岛素而对注射产生了惧怕心理,并且大多数患者不愿在人前注射。
美国研究人员在患糖尿病的老鼠身上做实验,将普通细胞转化成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减轻了病情。路透社27日说,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实现不同种类成体细胞间直接转化,代表再生医学的重大进步。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通过注射冷冻的普通腺病毒,把三种基因送入体内缺乏胰岛β细胞的病鼠胰腺内,结果胰腺内大约20%的外分泌细胞转化成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相应增多,病鼠体内过高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病情减轻。
实验证明,腺病毒携带的Ngn3、Pdx1和Mafa三种基因具备将普通细胞转化成胰岛β细胞的功能。
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 《自然》杂志上。路透社评论说,这一研究代表克隆技术新突破,把一种成体细胞直接改造成另一种成体细胞,实现了成体细胞间直接转化。此前,研究人员必须将普通细胞转化成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才能分化出具备特定功能的成体细胞。
研究报告说,新技术理论上同样适用于人类细胞,可能首先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重症患者。这类患者一般体内有胰岛β细胞,仍分泌胰岛素,但周围组织对它不敏感,胰岛素的作用大打折扣。
热门文章
-
研究:维生素D可抑制II型糖尿病
2023-02-27 20:18
-
维生素D可抑制II型糖尿病
2023-02-27 20:18
-
长期睡眠不足者谨防II型糖尿病
2023-02-27 20:02
-
糖尿病用药有哪些误区?
2023-02-27 20:33
-
哪些患者易出现低血糖
2023-02-27 20:33
-
糖尿病 想要根治很难
2023-02-27 20:32
-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易犯错误
2023-02-27 20:32
-
想控制血糖,记住以下五点!
2023-02-27 20:32
-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近亿
2023-02-27 20:32
-
糖尿病患者应检查哪些并发症
2023-02-27 20:32
-
上海:儿童Ⅱ型糖尿病患者达几十万
2023-02-27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