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者在行2型糖尿病根治术前应做以下专项检查:
1、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抗体检测(LADA实验)
主要包括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b)、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
检测意义:排除成年糖尿病患者中的1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对筛选和确诊1型糖尿病患者和有1型糖尿病倾向的患者,以便更准确的判断是否适合采用2型糖尿病根治术。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可以预报其今后是否存在发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的倾向。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发现,在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初诊时如果有2个以上自身抗体阳性,则有74%的患者5年后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血清C-P测不出),在12年中几乎所有初诊时2-3个抗体阳性患者均发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初诊时只有1个抗体阳性者,5年后有17%发生B-细胞功能衰竭,12年后达到80%。而在初诊时抗体阴性的患者,12年后没有1例发生完全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
2、胰岛素内分泌功能评测
主要包括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可以选择其一。
口服糖耐量试验: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即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具体方法、结果判断和注意事项如下:
1)口服法:①试验前日晚餐后至试验当日晨禁食;②试验当日空腹取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③葡萄糖100克(溶于200~300毫升水中);④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静脉血2毫升,立即送检。最好在每次抽血同时留尿送检(测尿糖)。
2)静脉法:静注50%葡萄糖50毫升,按口服法留取标本送检。
3)结果判断:正常为给糖后1/2—1小时血糖浓度迅速上升,2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如果服糖后2小时未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阳性,即为糖耐量减低。
4)注意事项:①试验前数日病人可进正常饮食如病人进食量很少,在试验前3天,进食碳水化合物(即米、面食)不可少于250~300克;②试验前停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 激素;③试验当日应卧床休息,空腹采血,同时留尿标本。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肥胖者。该型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或服用降血糖药物,常可获得良好控制。但一般肥胖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毅力不强,控制都不是很理想。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空腹胰岛素水平略低于正常或稍高,刺激后呈迟缓反应,峰值低于正常。多见于成年起病,体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
C肽释放试验: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但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又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准确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临床意义是:
1)测定C肽,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
2)因为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直接测定C肽浓度,以判定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3)可鉴别低血糖的原因。若C肽超过正常水平,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如C肽低于正常,则为其它原因所致。
4)C肽测定有助于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判断胰岛素瘤手术效果,胰岛素瘤血中C肽水平偏高,若手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高,说明有残留的瘤组织,若随访中C肽水平不断上升,揭示肿瘤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专家提示:胃肠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在我国开展至今5年多时间,其机理研究有待深入探索;手术虽然简单,但是需要严密地计算,请勿贸然执行。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术前咨询和确诊。
相关文章
- 哪些患者适合做胃转流手术?
- 猪细胞对抗糖尿病?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 巴西医生发明Ⅱ型糖尿病治疗新法
- 糖尿病人打胰岛素发胖怎么办?
- 胰岛素像吸毒一样会上瘾?
- 打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血糖不降?
- 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趁早
- 医疗研究控制血糖的常规“武器”
- 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 夏季户外活动 戴“泵”糖友要注意哪些?
- 造福糖友的Biorep技术公司新产品创新塑料树脂
- 胰岛素产业在科技的领导下,迈开新步伐!
- 凝胶 让口服胰岛素不再是梦想!
- 研究发现治疗II型糖尿病重症患者新方法
- 预混胰岛素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吗?
- 美国发布甘精胰岛素安全警示
- 人们对胰岛素治疗的几大误解
- 用胰岛素是变相吸毒吗?
- 专用胰岛素治疗孕妇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