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糖尿病 正文

糖尿病足简介 糖尿病足护理预防

2023-02-27 20:03
admin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

一、糖尿病足病因

1、足部感染:足部感染是糖尿病足形成、发展及恶化为坏疽的重要原因。足部感染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因素,如足部皮肤损伤、高危足、死腔、引流不畅等,也有全身因素,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2、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全身大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中层钙化,内膜纤维增生,致使血管腔狭窄,下肢及足部供血不足,甚至肢端坏死。

3、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血粘度增高、微血流紊乱等因素致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此为糖尿病足的病因病理基础,亦是糖尿病足预后的决定因素。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肢体营养和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与糖尿病足的发病密切相关。

二、糖友自我检测糖尿病足的方法

糖尿病足患者应该学会自检方法,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要注意保持良好,远离生活中糖尿病的的诱发因素和传播方式,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使自己得到合理的治疗,糖尿病足的三种自检方法:

1、用较凉的金属体触碰脚步的皮肤,检查脚步的肌肤是否有凉的感觉。或者是用37℃至37、5℃的温水泡脚,感觉是否有温热的感觉,如果没有,证明脚部的温度感觉已经减退或缺失。

2、用大头针的一端接触脚部的肌肤,检查是否有痛感,如果感觉不是很明显,证明脚部的触觉已经减退。

3、用棉花轻轻的在脚的背部划过,检查自己是否有感觉,如果没有,那就证明触感在逐渐的消退。

三、糖尿病足的分级症状介绍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凉,颜色紫绀或苍白,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

1级:肢端皮肤有开发性病灶。水泡、血泡、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为波及深部组织。

2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感染沿肌肉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溃。

3级:肌腱韧带组织破溃。蜂窝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趾(指)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4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夏科氏关节,部分指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

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尸干,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四、糖尿病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