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可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多数患者坏疽的发生是缓慢的,有严重的神经损害,疼痛可轻可重,局部轻度损伤,发生皮肤局限性小水泡。以后皮下组织变成暗红色或黑色,严重四肢手足发生溃烂坏死,干枯变黑,化脓感染等。
1、症状:
(1)间歇性跛行,为下肢的早期表现,下肢缺血使肌肉供血不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有小腿腓肠肌疼痛,停止行走或休息后可使症状缓解。年老者如发生间歇性跛行时高度怀疑由动脉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
(2)休息痛,是病变的中期表现,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加重,不行走也发生疼痛,称为静息痛。这种疼痛大多局限在趾或足远端,夜间尤甚,卧位时疼痛加剧,下肢垂下可有缓解,夜间静息痛或休息痛。因睡眠时心输出量最少,下肢灌注注血量也减少,故疼痛常在夜间加重。
(3)肢端溃疡坏疽,有三种类型:
Ⅰ、湿性坏疽:肢端体表局部组织皮肤糜烂,形成浅溃疡,深入肌层,甚至烂断肌腱,破坏故质,大量组织坏死,形成大脓腔,排出较多的分泌物。常见的肢端水肿,为糖尿病端坏疽。
Ⅱ干性坏疽,受累肢端末端缺血导致感觉迟钝或消失,局部皮肤呈现暗褐色,出现缺血性坏死,皮肤肌腱干枯、变黑,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行脱落,无分泌物,无水肿。约占糖尿病肢端坏疽的5.9%-7.5%。病理基础为中小动脉闭塞导致血流缓慢或中断。
Ⅲ混合性坏疽,既有肢端的缺血干性坏死,又有足背底小腿部的湿性坏疽,约占18.1%-20%。微循环障碍和小动脉阻塞同时并存,静脉阻塞及感染严重。
2、体征:
(1)小动脉阻塞和微循环障碍,足背及胫后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干性坏疽动脉阻塞多为搏动消失,湿性坏疽以微循环障碍为主,局部皮肤营养不良,毛发脱落,皮温降低,色泽异常,足抬高苍白,下垂说红紫。
(2)神经营养障碍体征,皮肤干燥,角化,变脆,裂隙,痛觉消失,植物神经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裂痕,感觉神经减弱或消失,容易受到外伤感染,形成神经性损害顽固性溃疡。
相关文章
- 糖尿病患者:脚没受伤怎么溃烂了?
- 糖尿病肢端坏疽分级是什么?
- 为什么北方地区糖尿病足比南方地区多得多?
- 医院针对糖尿病足做哪些检查?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足部溃疡?
- 糖尿病足溃疡如何处理?
- 糖尿病足溃疡如何预防?
- 为什么会患糖尿病足?
- 哪些患者到了糖尿病足高发阶段?
- 糖尿病患者冬季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脚
- 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主动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 糖尿病人应该特别注意腿脚疼痛
- 糖尿病患者怎样判断足部是否缺血?
- 增加下肢血流量治疗糖尿病足
- 糖尿病足临床检查都做哪些项目
- 糖尿病足坏死怎么处理?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晚年会迈不动步?
- 什么是糖尿病足干性坏疽?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易愈合
- 糖尿病足应该受到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