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对于糖尿病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严格控制血糖。那么高血糖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危害一、 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性昏迷
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随尿排泄,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机体脱水。脱水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脑细胞失水可引起脑功能紊乱直至昏迷,临床上称之为”高渗性昏迷“。
危害二、 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高血糖时,病人的尿量明显增加,并从尿中带走大量电解质,导致电解质紊乱。同时,由于高血糖病人存在糖的利用障碍,转而通过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伴随着脂肪分解,酮体生成增加,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危害三、 导致胰岛功能衰竭
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出现高血糖,将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和病情进行性恶化。
危害四 、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
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是从尿中大量丢失,机体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结果导致全身消瘦、乏力,机体免疫力下降。
危害五 、导致各种血管、神经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包括大血管及微血管)及神经(主要是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坏疽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怎样把血糖降下来?
1、少吃多餐
去掉一次零食或改吃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食物由于对于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只需让自己的体重减轻5~10%,就能够显着地改善血糖情况。所以,只要适当地减少热量摄入,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
2、增加无糖液体的摄入
脱水也会引起血糖的升高,人(不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3升的无糖液体(水、饮料、汤等)。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冲淡血糖还可以避免食物的过多摄入。存在心脏病或肾脏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限制液体的摄入,具体细节应该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3、调整用药
增加药量、增加服药次数或加用另一种降糖药,尽管运动和调整饮食方法很经济而且副作用很少,但是当这些做法不能使血糖达到理想的水平时,就提示我们有必要调整用药了。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药物的确可以更快地、更有效地治疗高血糖。
4、增加活动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锻炼一般都会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简单的运动,如每天步行20分钟,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体重。研究证实,经过合理的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药物治疗。
5、自我放松调节情绪
如深呼吸、配合着轻松舒缓的音乐来松弛肌肉等等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使降糖治疗更有效。学会调节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从而克服患病后的恐惧、消极等不良心态,同样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6、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如感冒、感染等疾病都会引起体内肾上腺素的增多,这将会导致血糖的升高。尽管这种变化是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生理反应,但却不利于血糖控制。因此,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您的胃口不好,吃的较少,仍然需要继续用药来控制血糖,有时甚至还需要增加药物的用量。在患病期间,具体该怎样办,您需要去征求医生的建议。
7、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进行其他检测血糖超过了医生为您制定的血糖范围时,您就需要每两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降至正常为止。这样做可以帮助调整治疗来更快地将血糖降至正常。不要等到下顿饭前或去看医生时再测,那样将会延误治疗。(参考网站:39健康网)
相关文章
- 儿童糖尿病难察觉 四个征兆要小心
- 常熬夜易患糖尿病 多吃两款药膳预防
- 吃饱就困 是糖尿病征兆吗?
- 糖尿病初期有哪些症状 注意六个信号!
- 糖尿病是惯出来的 这10个坏习惯你中了吗
- 糖尿病患者吃感冒药这些禁忌要知道
- 糖尿病初期的6个表现
- 注意!这些糖尿病饮食误区要小心
- 糖尿病患者患贫血症 这三点是主因
- 糖尿病容易找上谁 揪出患病四大原因
- 妊娠期糖尿病 六大症状显示你患病了
- 糖尿病六大症状 快来自查一下
- 刚饱就饿或为糖尿病 两招教你预防糖尿病
- 盘点糖尿病的四大危害
- 警惕!出现这10个征兆说明是糖尿病
- 空腹血糖正常还会得糖尿病吗?有可能!
- 糖尿病前期可“伪装” 要格外留心!
- 2型糖尿病更易患癌 防癌前做好这些预防措施
- 糖尿病前期是什么?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 血糖上蹿下跳 夏天监测血糖做好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