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对于患者的健康威胁很大。那么哪些糖友容易被尿路感染盯上,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糖友易患尿道感染?
1、这样的人群首先血糖都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或者血糖控制不好、波动较大的患者。由于这些糖尿病患者血和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而葡萄糖是细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细菌的繁衍提供了绝好的环境。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降低,白细胞吞噬功能、趋化功能、游走功能及杀菌功能均低于正常人,较正常人更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2、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且高龄段人群。老年女性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女性泌尿生殖道pH值降低,泌尿道黏膜变薄,易发生尿路感染;老年男性前列腺病包括前列腺增生、细菌性前列腺炎明显增多,致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增多,细菌易逆行进入膀胱而致病。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出现植物神经病变、形成糖尿病性神经性膀胱,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可在90%以上。而且,患者病情继续发展,自己排尿困难,往往需要反复导尿,这些操作会进一步加重感染的发生。
3、女性患者尿道的生理及解剖特点特殊(尿道短而宽),较男性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4、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合并其他并发症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是由于蛋白从尿中排出,使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抵抗力下降,部分患者肾功能受损,尿量减少,通过排尿对细菌的冲刷作用减弱有关。
糖尿病尿路感染的症状: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之一是症状不够典型,尤其是在初期,其尿频、尿急与尿痛症状比较轻微,往往是以发热、全身不适、乏力与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为首发表现。因此,当血糖控制不良的女性患者出现全身不适、乏力,并感发热或寒战时,在排除上呼吸道及肠道感染的基础上,应考虑泌尿系感染,及时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作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尽早明确诊治。
针对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必须做到糖尿病与泌尿系感染同治,即严格控制糖尿病并积极抗感染治疗。在抗菌素的选择上,以青霉素族、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为首选药物,往往需要2-3种药物联合应用,以有效控制感染,尽快缓解症状及防止复发。应当注意,氨基甙类抗生素不宜用于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患者,防止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尿路感染怎么预防?
1、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是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本。如果尿糖转为阴性或微量,尿路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尿路感染自然就不会找上门。
2、不能见好就收。有些患者只要症状稍有缓解便停止治疗,其实此时病菌并没有彻底消灭,应适当延长服药时间。
3、每一次再感染都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进一步减弱,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原本抵抗力就弱,因此用药遵循医嘱,必要时可加用一些调节免疫的中成药,积极预防复发。
4、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外阴局部的卫生。
5、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冲洗尿路。及时排尿,不要憋尿,不给细菌的入侵、寄生和繁殖提供可乘之机。
6、糖尿病容易并发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尿潴留,这也是引发尿路感染的诱因之一。患者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治疗。(参考网站:好大夫)
相关文章
- 糖尿病并发症:外周神经病变治疗原则
- 莫名肩膀疼 不可忽视糖尿病肩周炎的发生
- 糖尿病人更易骨质酥松 糖尿病吃什么补好钙
-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饮食调理八项注意
- 注意:九大信号预示糖尿病发生了并发症
- 中医可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 糖尿病牙周病能治好吗
- 糖尿病可引发黄斑水肿 应早查早治
- 糖尿病患者高发抑郁症 解决办法来帮你
- 糖尿病神经病先兆及应对方法
- 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护理
- 糖尿病眼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 糖尿病ED的病因有哪些方面
-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防可治
- 糖尿病脚趾麻木有哪些危害
- 糖尿病尿路感染 中医治疗方推荐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5种治疗方法
- 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良方
-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