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少林寺是佛家的代表,少林寺僧人的养生论,更是少林寺高曾多年健身生的经验,是实践过程总结积累的,总体而言归纳总结为两个字,那就是动和静。
动就是人的形体身子要动,静是心、脑、精神境界要静。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形而上者静,形而下者动”。静,静禅、静心、静脑。佛家认为坐禅的本身是一种内气功,坐禅可以使“经络疏通,气血畅通,阴阳平衡,卫固宗壮,真气充盈”。通过坐禅也就达到“养身健体,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作用。所以不能把坐禅看成单一的信仰行为,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修身养性,健身强体的运动。静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心为五脏之首”,少林寺僧认为静能养心,心静即能少病,静能养心,静脑就是控七情,寡六欲,精神状态的疾病都是“思维杂乱所致”,强调“脑心静,思必纯”。
佛家养生精神务静的同时强调形体要动,少林僧多是武僧,练武是一项基本功,把武术的目的定位于“健身延寿”,把艰苦条件溶于练武之中,要求“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坚持不懈,作到“武不离身,身不离武”。但更重视平时的运动,如散步,走动,还有自己独创性的一套运动。早上四更起床作扩胸运动,具体方法是:并步站立,两膝绷直,两手向两侧平展,然后向上,再向下按。在两手下按和向前弯屈的同时,用力呼气,呼尽肺内的陈旧废气,然后两手离地,缓缓向上,向两侧伸展,扩胸,最后稍向后仰,两手随之向上,向后环展,在两手开始向上环展的同时,用力吸入新鲜空气,依此法反复做五至十次,坚持不懈,天天如一,这样做的目的是以达到“吸新泄旧”。
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冷水浴和晒太阳,“阴者闷,阳者畅”,僧人养生特别强调的是回归自然。所谓回归自然也就是自然健身,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走、浴、晒、练,都离不开光、热、水、气,人体在自然界新陈代谢。这种利用自然的健身养生达到的目标是“内壮外瘦”。
饮食,饮白开水,用金银花、连翘泡水,以五谷杂粮为主食,讲究“日餐三变,七日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