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解毒器官,尽量少用药如慢性病性肝炎关键是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病应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的药物并促进体内该药物的清除。现将常用保肝药物介绍如下:福建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郝明志
1.必需磷脂类: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促进肝细胞膜再生、协调磷脂和细胞膜功能、降低脂肪浸润,如多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吸收迅速,经肝代谢,大部分为机体利用,代谢物自尿排出。含苯甲醇,禁用于新生儿,妊娠前3个月慎用。不良反应少见,口服剂量大,可导致腹泻,极少数过敏。
2.解毒类药物:可以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增强解毒功能,如葡醛内酯、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还原型谷胱甘肽主要在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它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基自由结合,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对抗其对脏器的损伤。硫普罗宁可以提供巯基、解毒、抗组胺和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
3.抗炎类药物:有类激素作用,主要为甘草甜素制剂。
4.利胆类药物:腺苷蛋氨酸是人体所有体液中的活性物质,作为甲基提供的前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在肝内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熊去氧胆酸是正常胆汁成分的异构体,可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松弛Oddi括约肌,促进胆石溶解和胆汁排出,但严重肝功能不全、胆道梗阻禁用,妊娠、哺乳妇女慎用。
5.生物制剂:如肝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肝细胞再生,多用于重症肝炎。
6.降酶药物:均为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质的解毒能力。常用品种有联苯双酯(百赛诺)和双环醇片。因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作用不明显,有学者认为无保肝作用。
7.维生素及辅酶类:能够促进能量代谢,保持代谢所需各种酶的正常活性,主要包括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及辅酶A等。脂溶性维生素剂量大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一般不用。
8.促进能量代谢类:三磷酸腺苷,能够提供机体所需的热量并参与体内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辅酶 A ,在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上也很常用。肌苷,可直接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可使受损的肝细胞功能恢复。
8.中草药:祖国传统医学对急慢性肝病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五味子、茵陈、垂盆草等药物均有明显保肝降酶功效,许多方剂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很广,如茵栀黄,苦参碱等。
热门文章
-
糖友勿走进心理误区
2023-02-27 20:32
-
台湾发现可能伤害心脏糖尿病药物
2023-02-27 20:31
-
专家推荐"智能降糖"药
2023-02-27 20:31
-
老年人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3-02-27 20:29
-
糖尿病有哪些病因
2023-02-27 20:28
-
引起老年性糖尿病的病因
2023-02-27 20:28
-
十种药物影响糖尿病治疗
2023-02-27 20:25
-
警惕几种容易引发糖尿病的药物
2023-02-27 20:24
-
糖尿病患者选择药物注意5点
2023-02-27 20:23
-
药物治疗糖尿病
2023-02-27 20:22
-
如何靠药物预防糖尿病
2023-02-2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