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王大妈今年76岁,患糖尿病2年,并发糖尿病肾病年多。虽然今年上海特别炎热,但她一直坚持上午锻炼身体。这天王大妈出门锻炼身体忘记带水,2个小时后就感觉有些头晕、烦渴,急忙往家走,回家呕吐后昏迷了。下午家人回家后发现急送入院。入院后查血糖28.0mmol/L,血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诊断为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收入院。但因患者送来较晚,两天后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但谈到死亡原因就不得不提到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因为虽然其发病率并不很高,仅为2。45%,相当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及酮症酸中毒等)发生率的1/4~1/9,但它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具有更大的威胁性。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为糖尿病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该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临床特点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无或轻微酮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障碍或昏迷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该病死亡率很高,以往高达40%~70%。近年来,由于提高了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积极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高达15%~20%。面对如此高的死亡率,我们必须强调早期及时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诊断要点:
1、重度细胞内脱水症,特点为:①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嗜睡、幻觉、抽搐等,最后陷入昏迷;②重度脱水,尿量并无相应减少甚至表现为多尿;③循环衰竭症状较神经症状相对为轻。
2、起病缓慢,常为诱发病或伴发病的症状所掩盖,易贻误诊断;
3、早期先多饮、多尿,多食不明显或反而食欲减退,故常被忽视,但尿量大大超过入水量;
常见诱因:
常见诱因: ①外源性糖摄入过多,有时是病程早期因误诊而静脉输注过多葡萄糖,或因口渴而饮用大量含糖饮料; ②感染(特别是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脑血管意外、胰腺炎等;
③水入量不足,如饥饿、限制饮食呕吐、腹泻,特别是老年人于其口渴中枢不敏感,水入量差而引起缺水; ④应用加剧糖尿病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心得安等;⑤。肾功能不全或心功能减退,致水盐调节功能障碍。
实验室检查:
血糖>33.3mmol/L、血钠升高可达155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一般大于350mmol/L。
治疗:①补液:因患者失水可超过体重的12%,故需积极补液;②胰岛素治疗:小剂量胰岛素静滴;③维持电解质平衡:根据血钾及心电监护补充钾盐;④积极去除诱因和处理心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这一综合征特征是:高血糖、严重脱水、血液高渗引起意识障碍、有时伴有癫痫。本症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故积极预防极为重要。
预防措施:
1、规律生活、适当锻炼。
2、平时注意饮水。
3、加强血糖检测。
4、尽早诊断和治疗,控制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5、早期及时发现,正确合理治疗糖尿病。
相关文章
- 糖尿病高渗性患者昏迷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
- 致使糖尿病昏迷的“罪魁祸首”
- 全面解析:高血糖患者昏迷
- 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 糖尿病昏迷如何进行诊断检查
- 糖尿病昏迷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 糖尿病昏迷的几点护理措施
- 经常吃鱼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吗
- 糖尿病肾病容易发生 警惕这3个诱因
-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平时注意七点
- 出现这3种症状当心糖尿病肾病 及时检查
- 一种抗衰老激素有助诊治糖尿病肾病
- 如何控制糖尿病肾病病情 情绪调节很重要
- 糖尿病肾病饮食中 这些营养素不能少
- 控制血压 有效预防糖尿病肾病
- 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几种
- 糖尿病肾病如何预防 定期检查是关键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患上糖尿病肾病都有哪些症状
- 糖尿病肾病该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