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系指病程迁延超过1年,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是病程在1年以上,长者可达数年至数十年,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本病以脾肾亏损为基础,感受外邪而发病,或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外感六淫或劳倦内伤,使肺、脾、肾三脏受损。肺失宣降之力,气不化精而化水。脾失转输之能,土不制水而反克;肾失蒸化之职,水无所主而妄行,于是形成水肿。
部分病人,脾肾阳虚,又可阳损及阴,肾病肝,表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最后导致阴阳两虚。肾失分清泌浊之功,脾失运化输布之力,致机体整个气化功能衰惫。脏腑虚损,生化无权,营血乏源,必然逐渐导致贫血。总之,本病病程绵长,病机复杂,病虽在肾,与五脏有关。一般早期治疗纠正脏腑的阴阳偏胜,则病情趋于稳定,或可痊愈。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病情,水肿及蛋白尿长期不消,可以导致阴阳衰败,湿浊上逆等危候发生。
中医断标准
中医诊断 1.脾虚湿泛
主证:面浮肢肿,神倦肢冷,少气懒言,纳呆便溏,泛恶,舌质淡,苔白滑,脉濡细。
分析:本证多因脾虚中阳不振,阳不化气,气不化水所致。水湿不运,滞留于肌腠皮下,而见面浮肢肿。湿邪阻滞,浊阴上泛,而见纳呆泛恶。
2.脾肾阳虚
主证: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面色黄白,神倦乏力,四肢厥冷,可伴胸水、腹水或阴囊肿大,纳呆呕恶,甚则喘咳气短,不得平卧,舌质淡,苔白润,舌边有齿痕,脉沉细。
分析:本证多因素体脾肾不足或久病损伤脾肾阳气所致。阳虚水泛,而见全身高度水肿。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故见四肢厥冷。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可见喘咳气短,不得平卧。
3.肝肾阴虚
主证:面目浮肿,下肢肿甚,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口干唇赤,头晕耳鸣,腰膝酸痰软,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数。
分析:本证多由于肾亏水不养肝,肝肾俱虚所致。肝失条达,三焦壅滞,决渎无权而见水肿。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故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
4.气阴两虚
主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弱。
分析:本证多因久病耗气伤阴所致。脾气虚可见少气乏力。卫表不固则易感。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内生,故可见午后低热。
热门文章
-
小儿肾衰检测诊断
2023-02-27 17:04
-
较少见的小儿慢性肾炎
2023-02-27 17:04
-
要做好小儿急性肾炎的预防
2023-02-27 17:04
-
糖尿病肾病是尿毒症的首要原因
2023-02-27 17:01
-
白领应警惕糖尿病肾病!
2023-02-27 17:01
-
糖尿病肾病是如何发病的?
2023-02-27 17:01
-
糖尿病肾病一定伴随高血压吗?
2023-02-27 17:00
-
12%肾衰患者由糖尿病引发
2023-02-27 17:00
-
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病区域
2023-02-27 17:00
-
糖尿病患者何时找肾病医生
2023-02-27 17:00
-
糖尿病肾病会弄疼你的腰
2023-02-27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