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糖尿病早期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歇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呢?
糖尿病肾病的科学分期与危险因素控制?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最早从临床上来说,分的比较简单,分为早、中、晚期。早期就是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中期是大量的蛋白尿,晚期就是肾功能衰竭。现在的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比原先细化了很多,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范围也扩大了很多,包括糖尿病引起的早期肾损害,肾脏疾病,这样,就包括了早期肾脏损害的一部分病变。
根据病理上的分析,把糖尿病肾病分为了五期,实际上,在这五期当中,一期、二期在临床上没有什么症状,患者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相关肾脏方面的常规检查也没有改变。
从病理角度上来说,第一期只是一个单纯的肾小球肥大,也叫肾小球高滤过期,就是现在分期的第Ⅰ期,这期间,患者可能没有什么临床症状,像大家一般都以为肾病会水肿啊,蛋白尿啊这些,一期的患者是没有这些表现的。
第二期就是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这期间,可能会有微量微蛋白的尿的发生,患者的这个微量微蛋白的不是持续的,是间断性的,有的甚至说,平时在休息的时候,他没有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只是在运动了、或者是劳累之后,才会引发出来这个微量微蛋白尿。
第三期就是在临床上出现一个微量微蛋白尿的增加,往往患者会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或者是脂类的代谢紊乱了,平时患者查的尿常规可能有尿蛋白,但这个尿蛋白也是间断性的,也不是长期持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