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 中医治疗有方法
慢性肾脏病需要长期治,传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主要是针对水湿、痰湿、湿浊、湿热、湿毒,同时着眼于疾病的不同时期、病邪的不同类型,最后斟酌使用中药方、依照病情变化加减使用中药材。
水湿
就是水气,病因还有内湿、外湿之分,前者多半由嗜酒成癖、过食生冷所造成,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后者多因为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导致。
痰湿
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不过,这里的痰跟民众认知的痰有所差异,而是指人体津液异常积留所致,形成过程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联性,主要是因为脾主湿,湿动则生痰;肾主水,水泛则为痰。
湿热
既可以外受也可以内生,通常湿热生成以水湿为基础,一旦人体不慎感受风邪热毒,进而壅阻于肺、下损及肾,最后就可能形成湿热;如果水湿内停于体内,同时跟热毒相合,湿从热化,日久就形成湿热;大量服用某些药物造成药源性损坏,以致于人体水火失济、阴虚阳亢、水湿热化成湿热。
湿毒
两类,一类是盛暴烈的湿气,湿气郁积日久而成湿毒;另一类是湿邪和毒邪的合病,合病后就成湿毒。在慢性肾脏病当中,通常偏向于后者。毒有内外之分,外毒是指外感之毒,包括疫毒、温毒等皆是,内毒是指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进而产生内毒。
医师指出,水湿应以祛湿利水为主,痰湿应以补脾益肾、燥湿化痰为主,湿浊应以补脾益肾、化湿泄浊为主,湿热应以补脾益肾、清利湿热为主,湿毒应以补脾益肾、渗湿泄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三款中药方治疗慢性肾病
1、丹参治肾病综合症
配方:丹参、黄芪、石苇、益母草各30克。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治肾病综合症。
2、芡实治肾病综合症
配方:芡实30克,菟丝子、黄芪各20克,白术、茯苓、山药、金樱子、黄精、百合各15克,党参、枇杷叶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治肾病综合症。
3、熟附子治肾病综合症
配方:熟附子、黄芪、茯苓、泽泻、益母草各30克,生姜大腹皮各20克,白术、猪苓、白芍各15克,肉桂3克。
制用法:水煎服,1日1剂。
功效:治肾病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