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膏脂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脂血症为患。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饮食当
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 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二者不同之处。
2.喜静少动
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3.情志刺激
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血脂升高。
4.年老体衰
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房劳过度,辛劳忧愁,亦可使人末老而先衰。
5.体质禀赋
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育质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育,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6.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症积等证不愈
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胁痛、黄疸、症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敷布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热门文章
-
中医对肾虚的认识
2023-02-16 10:52
-
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2023-02-16 10:51
-
儿童腹泻的三大中医治疗方法
2023-02-16 10:50
-
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2023-02-16 10:49
-
脂肪肝如何消除 中医有4大治疗方法
2023-02-16 10:49
-
中医治肾病占优势
2023-02-16 10:46
-
治慢肾衰 选择中医效果好
2023-02-16 10:46
-
中医中药到底能否根治尿毒症?
2023-02-16 10:45
-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5大优势
2023-02-16 10:44
-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7个方法
2023-02-16 10:44
-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4大优势
2023-02-16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