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医食同源,祖国医学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饮食疗经验。不少中药,如桂圆肉、淮山药、枸杞子、核桃肉等,除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外,同样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品。很多疾病单纯内科0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一些慢性迁延性疾病,长期服药更给患者增加了麻烦与痛苦,致使难以坚持治疗。鉴于此,本站根据病症特点,使苦口良药,烹调成可口佳肴,以帮助人们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根据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病,精选出以下食疗妙方。各种疾病均按不同的证候选方,每方均详细说明用量比例和服用方法,并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知识,对方药的作用效果等,作了必要的按语说明。
西瓜皮饮
【原料】西瓜皮50克,赤小豆50克,鲜茅根50克
【制作】西瓜皮去绿衣,切成片,与赤小豆、茅根共同用水煎汤而成。
【用法】每日1次~2次,连服数天。
【功效】适用于浮肿不甚明显但腰痛较厉害者。
鲤鱼冬瓜汤
【原料】鲤鱼1条,赤小豆30克,冬瓜1500克,大葱5棵。
【制作】鱼去鳞及内脏并洗净,加水5碗与赤小豆、冬瓜、大葱共同煮至3碗汤。
【用法】每日1剂,连服7天~8天,吃鱼喝汤后盖被发汗。
【功效】适用于恶寒发热、头晕、咽喉肿病、小便不利、色黄或赤等,以利水为主。 鲜白茅根饮
【原料】鲜白茅根50克,玉米须50克。
【制作】将白茅根、玉米须洗净后用水煎汁,或单味白茅根60克煎水。
【用法】代茶饮,每日3次~5次。
【功效】适用于颜面浮肿、恶寒发热,小便不利。
医食同源,药食同根,此为千秋古训。唐·孙思邈言:“安身之体,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可见古圣医者,对药食保健认识之深。特别是饮食菜肴,人人食之,人人爱之,它既能给人以营养,又能防病去病,备受学者重视,不断被整理完善,渐渐形成食疗学。鉴于此,食疗世世相传,代代发挥,内容越来越丰富,编排越来越精,俾食疗蜚声海内外,受益者甚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热门文章
-
急性肾炎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2023-02-16 10:41
-
中医特色急性肾炎治疗
2023-02-15 19:17
-
如何自己检查急性肾炎呢
2023-02-15 19:05
-
中医对肾虚的认识
2023-02-16 10:52
-
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2023-02-16 10:51
-
儿童腹泻的三大中医治疗方法
2023-02-16 10:50
-
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2023-02-16 10:49
-
脂肪肝如何消除 中医有4大治疗方法
2023-02-16 10:49
-
中医治肾病占优势
2023-02-16 10:46
-
治慢肾衰 选择中医效果好
2023-02-16 10:46
-
中医中药到底能否根治尿毒症?
2023-02-16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