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临床特征之一就是患者尿中有蛋白流失,那么针对这样症状,是否需要补充蛋白呢?一起来看看吧。
慢性肾炎要不要补充蛋白?
慢性肾炎的临床特征之一就是患者尿中有蛋白流失,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若进行尿蛋白定量实验,可准确地测出患者每天从尿中失去蛋白的数量。特别是肾病合征患者,由于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流失,往往会诱发低蛋白血症和严重的水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求助于食补,即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食物,以求补充尿蛋白的流失。
另一种饮食理方法恰恰相反,可称之为“丢蛋白,忌蛋白”,即当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不但不能多吃高蛋白食物,而且还要反其道而行之,严格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丢蛋白,忌蛋白”的饮食调理方法,对于控制尿蛋白的流失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这种饮食调理方法对于慢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国内外相关动物实验报告表明: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少实验动物尿蛋白的流失。
同样是蛋白从尿中流失,为什么采用补蛋白和忌蛋白的方法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我们知道,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小球基底膜将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滤出而形成原尿,血液中的蛋白是大分子物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进入尿中的。慢性肾炎时,肾小球基底膜上的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才使大分子蛋白得以通过基底膜漏入尿中而形成蛋白尿。当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时,血液中游离蛋白浓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经过肾小球基底膜漏出的蛋白随之增加,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增加,从而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加剧了蛋白从尿中流失。同时,蛋白尿又是肾功能受损的一个标志,而大量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产物不易排出,严重时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反之,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血中游离蛋白的浓度降低,单位时间内流过肾小球的蛋白随之减少,代谢废物减少,这就减轻了肾脏的负担,尿蛋白也就会减少了。
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好比一把漏底了的水壶,用添水的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添得多,漏得多。正确的方法是先把壶中的水倒掉,把壶底焊严实,再去添水就不会漏了。同样的道理,低蛋白饮食可有效地减轻肾脏负担,为慢性肾病的治疗创造条件,治疗效果就会更好更快。
保护肾脏的6个关键
1、积极根治慢性感染病灶,特别是慢性等,必要时手术根除感染灶。
2、防治链球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脓皮病等。在发生上述疾病时,要检查尿液,了解有无肾炎症状的加重,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密切随访。
3、避免应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如磺胺、氨基糖苷类等。不管看什么病,每次都要告诉医师,过去有肾炎病史,提请医生用药意。
4、避免受寒受湿:寒冷能引起肾动脉痉挛,加重肾缺血,影响肾炎恢复。潮湿有利于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繁殖,易于感染。因而尽可能做到室内温暖,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穿衣适当,避免受湿。
5、加强体制锻炼,增强体制。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劳逸结合,遵守合理的生活制度。
6、限制钠盐摄入,营养合理,勿摄入过多的荤菜,以清淡蔬菜为主。防止、呕吐及应用过多利尿剂而使电解质缭乱。人体保养的好坏与延长寿命有直接关系,因此做好肾脏的保养对防止肾功能恶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防治肾病需注意几个误区
- 哪些饮食能延缓肾炎病情
- 女性早期肾炎要重视 这几个保健做起来
- 肾炎不能吃什么 7种食物不能碰
- 治疗肾炎的家庭食疗方盘点
- 女性肾炎的早期症状盘点
- 慢性肾病能活多久 患者饮食注意低蛋白
- 肾炎有什么症状 双腿浮肿尿异常
- 遗传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预防做到这几招
- 慢性肾炎饮食上要遵循三个限制
- 肾炎因什么而起? 中医治疗肾炎有妙招
- 肾炎会遗传吗 如何治疗肾炎
- 慢性肾炎怎么吃 4种食物别去碰
- 慢性肾炎自我疗法 6招踢走肾炎
- 肾炎吃什么 大量进补不可取
- 水肿不一定都是肾炎 如何确诊肾炎?
- 什么是肾感染?引起肾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 七成肾炎由感冒引起 感冒用药不当小心肾损伤
- 肾炎宜清不宜补 试试肾炎常用食疗法
- 肌酐为什么会变高?肌酐高的原因有哪些?
热门文章
-
慢性肾炎的病理及五大类型
2023-02-16 10:52
-
慢性肾炎生活中要如何护理
2023-02-16 10:49
-
肾炎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
2023-02-16 10:49
-
慢性肾炎是什么引起的
2023-02-16 10:46
-
慢性肾炎诱因知多少?
2023-02-16 10:46
-
肾炎患者肾功能恶化如何预防
2023-02-16 10:46
-
急性肾衰竭的来头
2023-02-16 10:45
-
“过度治疗”肾炎变尿毒
2023-02-16 10:45
-
ACEI:治疗肾病有它的道理
2023-02-16 10:45
-
肾脏疾病如何尽早发现很关键
2023-02-16 10:45
-
肾炎与肾衰教你巧分辨
2023-02-16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