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C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功能减退,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系统受累等严重的临床综合症。病情进展缓慢,甚则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或恶化,直至发生尿毒症。
其常见原因西方国家以继发性因素为主,其中糖尿病高血压是CRF两大首位因素。我国以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但近年以继发性因素引起的CRF逐渐增多,依次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
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在9.4%~13.6%,而且发病率仍然在增加,每年达到7%以上。据此推算,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按1%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则中国透析患者将达到100万人。
慢性肾衰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要注意防止咽部,肺部,泌尿道感染,以免感染加重慢性肾衰。
二、避免受凉,劳累,腹泻,创伤等。因为每感染一次,病情就可能加重一次。
三、感染后应及时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严禁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两性霉素,避免对肾脏有毒性药物,否则会加重加速肾功能恶化。
四、控制高血压,因为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恶化加快,一般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为宜。
五、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蛋白的丢失。因为高血压、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蛋白尿是最强的损害因子,长期大量蛋白尿可促使肾功能恶化。
六、饮食摄
饮食调摄是慢性肾衰非透析疗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是一切药物治疗的基础。其作用如下:
①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②延缓肾衰的进展。
③防止和减轻肾衰引起的代谢紊乱。
④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及进入透析后减少透析的次数。
其内容包括:优质低量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以及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控制钠、钾、磷、嘌呤及脂质摄入。
相关文章
- 骨折竟是因为肾衰竭?盘点肾衰竭常见症状
- 夏季预防儿童出现肾衰竭
- 糖尿病会引起尿毒症?盘点尿毒症的病因
- 乱吃药导致急性肾衰竭 盘点急性肾衰竭的病因
- 面色泛黄或是尿毒症 预防尿毒症这么做
- 警惕肾衰竭早期的六大症状
- 糖尿病会不会引发尿毒症
- 盘点5种能够治疗肾衰竭的中药
- 经常困倦乏力?警惕尿毒症7大早期症状
- 慢性肾衰竭元凶是谁?如何护理患者
- 引起尿毒症的病因有哪些
- 患上尿毒症 会有哪些危害
- 急性肾衰竭透析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 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 经常喝啤酒当心肾衰竭来袭
- 介绍4种治疗肾衰竭的方法
- 从尿液来判断 儿童尿毒症有哪些症状
- 急性肾衰竭的三个分期表现
- 面色泛黄或是尿毒症 盘点尿毒症6种症状
-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措施注意3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