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衰竭是生活中容易由其它心血管病引发的一种疾病。而患上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就可能会导致这一疾病的发生。那么具体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慢性肾衰并发心功能衰竭原因,供大家了解。
尿毒症毒素的作用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有害的代谢产物蓄积于体内,毒素抑制心肌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功能减退和心功能衰竭。
血容量过多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血容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搏出量及心排血量增加,当心功能不能代偿时即可出现左室功能减退并导致心功能衰竭。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使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室壁肥厚,心脏扩大,久之引起心功能衰竭。尿毒症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功能衰竭发生密切相关。此外,由于高血压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使发生心功能衰竭。
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中毒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因电解质紊乱使心肌电及心肌兴奋性改变,从而导致心律紊乱和心功能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的高血压及透析后发生的高脂血症,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增高,在透析过程中常因心肌梗塞而死亡。
肾性贫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贫血使心肌缺氧,心肌功能减退。由于机体代偿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日久心脏因负荷过重、心肌缺氧可导致心功能衰竭。
透析用动静脉瘘
因动静脉血分流量大,加重心脏负荷,久之可导致心功能衰竭。
免疫力低下
尿毒症时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并引起感染后心肌炎或心包炎从而导致心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