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而引起的疾病。除了通过药物对鼻炎进行治疗,还可以选择食物进行治疗。下面就为大家推荐治疗鼻炎的几种有效食物。
一、慢性鼻炎食疗方
1、川芎猪脑汤
配方:猪脑2副,川芎15克,辛夷花10克。
用法:猪脑洗净,剔去筋膜,将川芎,辛夷花煎水取汁,入猪脑和盐、胡椒,炖熟,分二次吃。
功效:行气活血,补脑通窍。
主治:气滞血瘀之慢性鼻炎。
2、橘红酒
配方:白酒500克,橘红30克。
用祛:橘红浸入白酒中,封固1个月。每晚睡前服一小盅(约20毫升)。
功效:行气活络通窍。
主治:气滞血瘀之慢性鼻炎。
3、桃仁粥
配方:桃仁10克,当归6克,粳米50克。
用法:桃仁去皮尖研碎,当归煎水取汁,与粳米一起如常法煮粥,一次食。
功效:活血化瘀,养胃利窍。
主治:气滞血瘀之慢性鼻炎。
4、枣泥豆包
配方:大枣(去核)250克,白扁豆1000克,面粉1000克。
用法:扁豆水煮,至软时加入去核之大枣再煮,至水将尽豆能捣碎时离火,趁热将扁豆、大枣作成泥状,作陷;面粉和好发酵,发好后加适量苏打或碱揉匀,擀皮,包进扁豆枣泥,做成豆色(大小不拘)蒸熟,作主食。
功效:健脾利湿,养胃利窍。
主治:肺脾气虚之慢性鼻炎。
5、黄芪鸡
配方:生黄芪120克,母鸡1只(约750~1000克),芫荽20克,佐料适量。
用法:母鸡会毛,净膛,将黄芪纳入鸡腹中缝合,放锅中,锅中加水井葱、姜等佐料,放火上炖,将熟时放入芫荽,做正餐主菜食之。
功效:益气健身因表通窍。
主治:肺脾气虚之慢性鼻炎。
二、过敏性鼻炎食谱
1、金针菇:这也是一种对避免过敏性鼻炎的食物,经常食用金针菇有利于排除重金属离子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
2、胡萝卜:最近,日本专家发现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3、蜂蜜:每天最好喝一勺蜂蜜。因为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在临床上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4、大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只能暂时性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大枣水煎时掰开煎为好,煎熬时不宜加糖。
三、民间偏方教你治鼻炎
1、食疗
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再灌满醋至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一个月后启封,边食蒜、边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对准鼻孔熏半小时,能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妨试试。
点评:大蒜能降低胆固醇水平及高血压,起作用的是独特辛辣味的大蒜素。吃蒜熏醋这招可以试试,反正蒜也好,醋也好,都是健康食品,不会有副作用。
2、熏洗
辛夷15克,双花15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防风10克,虫退5克,黄芩10克,丹皮8克,菊花8克,白藓皮10克,白附子8克,桂枝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变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即愈。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平日少食辛辣及腥物,多食蔬菜水果,躲避异味,冷天应注意保暖,平时多锻炼,尽量用冷水洗脸。
相关文章
- 鼻部护理,掌握这几招就够了
- 过敏性鼻炎怎么治?七步帮你有效预防鼻炎
- 治咳嗽有妙招 十种食物帮你快速止咳
- 慢性咽炎吃什么好 慢性咽炎的食疗方法
- 天气干燥喉咙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 鼻炎为何容易反复发作 鼻炎吃什么好
- 盐水洗鼻子可以治鼻炎?治疗鼻炎的偏方
- 咽喉炎如何治疗 治疗咽喉炎偏方
-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有哪些
- 多喝水有利于咽炎 咽炎的改善方法
- 慢性咽炎可以喝茶吗 慢性咽炎的自我调养法
- 慢性咽炎怎么治 治疗慢性咽炎的偏方
- 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
- 慢性咽喉炎严重吗 慢性咽炎怎么调养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 如何预防
- 春季要防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症状表现
- 春季咽炎吃什么效果好 咽炎的症状有哪些
- 咽喉炎有哪些症状 3种水果最润喉
- 鼻炎和感冒的区别 鼻炎怎么治疗效果好
- 鼻窦炎的症状及表现 和鼻炎有什么区别
热门文章
-
痛风患者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3-02-16 10:51
-
痛风病人不能吃的六类食物
2023-02-16 10:51
-
八大食物有助平稳血压
2023-02-16 10:50
-
胃胀怎么办 胃胀吃什么食物好
2023-02-16 10:49
-
反胃吃什么好 推荐8种食物
2023-02-16 10:49
-
胃酸过多怎么办 吃什么能抑制胃酸
2023-02-16 10:49
-
肾炎患者不宜吃哪些食物
2023-02-16 10:40
-
如何饮食对肾衰竭治疗有益呢
2023-02-16 10:38
-
肾衰竭患者不能吃哪些食物
2023-02-16 10:35
-
能预防肾衰的10大食物
2023-02-16 10:35
-
肾衰竭患者不宜吃哪些食物
2023-02-16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