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糖尿病
  • 什么是糖尿病的真正病因?

    糖尿病是复杂的,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身体分泌失调,就是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替内胰岛素供应不能满足身体需要。不是传染病。不存在传播途径。  一、病毒感染 许多糖尿病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性胰岛炎有关。当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发生糖尿病。  二、遗传 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子

  • 台湾发现可能伤害心脏糖尿病药物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近十万名糖尿病患者服用的英国制药厂“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畅销糖尿病药“梵帝雅”(Avandia),根据美国政府一份机密报告指出,会伤害病患心脏,建议应该下架。  治疗第二型糖尿病的梵帝雅,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其成分为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医界估计,台湾市占率约百分之八,平均每十一、二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人吃这种药,台湾目前约有一百万名糖尿病患者。  纽约时报取得的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内部报告指出,梵帝雅使用者每个月有数百人

  • 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典型症状糖尿病其它症状:  本站医学顾问回答:根据你的叙述,你不应该是糖尿病。下面转载糖尿病症状。请-阅。糖尿病典型症状  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具有这些症状。    (l)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

  • 血糖过低差点要了命

    8月6日中午12时许,44岁的季某突然感觉头晕,而且也不想吃午饭。不久,季某又感到头部突然一阵剧痛,并随后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季某的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其送至稠州医院。  得知季某曾多次出现过头晕、头痛、晕厥等症状,并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而且一直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医生马上对季某的血糖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季某的血糖仅为1.6mmol/L,且头颅CT检查发现有脑水肿。医生立即对季某进行升血糖治疗。由于治疗得当,季某的病情逐渐好转。  63岁的何大妈是义乌稠城街道人,六年前被检查出高血糖,

  • 我是不是得了轻型糖尿病?

    问题1:我自我感觉良好,就不用治疗了吧?  错。糖尿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  问题2:我凭感觉就知道血糖有多高,不用测血糖了吧?  少数糖尿病人对自身血糖的变化感觉灵敏,但大部分患者不能正确判断。  问题3:如果我严格遵循饮食计划、按时运动,就可以不服降糖药了吧?  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许多因素都会影响糖尿病的进展,因此有可能需要药物的帮助。  问题4:使用胰岛素会让体重增加吗?  许多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体重增加,原因是胰岛素帮患者有效地利用了血液中的糖分。另外,反复治疗低血糖也会令体重有

  • 按期服药血糖依然高怎么办?

    第一,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有的人认为吃降糖药了就不用控制饮食,大吃大喝,甚至大量饮酒。还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控制饮食,生活就没有质量了。其结果必然是血糖长期居高不下。  第二,跟着感觉吃药。糖尿病人的症状轻重与血糖的高低密切相关。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有的人认为症状好转了就是血糖正常的表现,这是不对的,血糖是否正常要靠化验,不能凭自我感觉。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

  • 糖尿病完全戒甜不可取

    北京医星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张锡明:  根据耿先生 血糖 化验的结果,在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结合年龄、体型和生活方式的特点,可基本考虑是Ⅱ型糖尿病。如果测的是空腹血糖,这样的血糖水平已经相当的高了。因为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并发症多而发生率也高,需要认真规范及时治疗。但也不必过于担心,糖尿病可防可治,只要防治方法得当,病情是可以得到理想控制的。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综合防治方法,俗谓“五驾马车”计划,即:教育是先导,饮食是基础,运动是手段,药物是根本,监测是保证

  • 过年暴饮暴食血糖难控制

    保持饮食的合理性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每天30分钟左右的轻松活动有益血糖平稳保持饮食的合理性是控制血糖的基础  保持饮食的合理性,这是控制好血糖的基础。节日里,家里的瓜果、零食比较丰富,很多人会不经意地增加一些零食摄入,如薯片、瓜子、花生、干果等。这些食物所含的油脂较多、热量较高,多食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一般不要超过六两,据计算,每10余粒花生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一两主食,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食中坚持总量控制,当食用零食之后要减少主食的摄入。过节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要过于油腻,可

  • 糖尿病人可以泡温泉吗?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的生活禁忌  重庆一位糖尿病人日前在泡温泉时晕倒,被急送医院抢救才脱险。医学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不宜蒸桑拿、泡温泉,也不宜长时间泡洗热水浴。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理说,温泉中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对神经痛、关节炎、养颜美容和消除疲劳等具有一定的功效,但糖尿病人并不适宜泡温泉。他说,温泉温度较高,泡温泉时血管舒张,容易出汗,造成脱水,引起血糖变化,出现头晕乃至晕厥等情况。  而且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手掌、脚掌感觉异常,易麻木,因

  • 为什么海豚得了糖尿病也没事

    美国科学家已经发现,宽吻海豚显示出胰岛素抵抗状态,这与人类糖尿病非常相似。但与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是,海洋哺乳动物海豚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打开和关闭这种状态,所以胰岛素抵抗状态通常是对海豚是没有伤害的。  这一发现说明海豚能够成为科学家研究2型糖尿病有价值的动物模型,可促使研究工作进入糖尿病新疗法阶段。如果科学家能够搞清楚海豚在受到伤害之前是如何关闭胰岛素抵抗状态的,那么就有可能找到治愈2型糖尿病的方法。  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基金会兽医流行病学家斯蒂芬妮·范-沃特森博士说,这对英国275万成人糖尿病患

  • 如何从手掌看是否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掌纹特征糖尿病的掌纹特征  糖尿病的掌纹特征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 自觉症状多尿、烦渴、多饮、善饥多食、食欲亢进、易饥饿、疲乏、消瘦、虚弱、皮肤瘙痒、性欲减退、月经失调、便秘、视力障碍、顽固性腹泻、低血压、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手图特征在乾位可有1条或3条8线,有13线。无名指与小指缝下的1线外有隆起物或黄斑。掌色鲜红,十指端

  • 什么是“1.5型糖尿病”?

    25~34岁发病25~34岁发病  通常,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现在,还有1.5型糖尿病。目前估计,这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占10%~15%,这意味着,我国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型糖尿病患者400万。 1.5型糖尿病又称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该型糖尿病本质上属于1型糖尿病,但它的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无需使用胰岛素,这点与2型糖尿病相符合。近年,随着实验室水平的提高及各级医生的重视,确诊为1.5型糖尿病的病人越来越多。目前认为

  • 研究发现更年期易患糖尿病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显示,更年期后的妇女患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的比率偏高,且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也增加,每隔3年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患者人数各增10%。更年期后妇女是该研究中心关注的组群之一,该中心未来会进行一个为期6个月的研究计划,以验证大豆对预防糖尿病的成效。  香港中文大学从2003年起向508名平均年龄55岁、刚过更年期的妇女进行了一个为期3年的研究,当中超过10%本已患糖尿病,患上前期糖尿病者则有12.1%。3年后发现,再有10%血糖原本正常的妇女转变成前期糖尿病,原本处于糖尿

  • 如何正确选购血糖仪?

    采血方式自动温度校正动能售后服务测试原理采血方式  目前市售的血糖仪很多,让人眼花缭乱,如何选择一台信得过的血糖仪呢?下面10点是选购血糖仪时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采血方式      血糖测试时所用的血糖试条,与各品牌血糖仪是专用配套的,在各品牌之间不能通用。目前市场上的血糖试条有两种采血方式:滴血式和虹吸式。滴血式的血糖试条,测试时需要血样多,需要将血样滴加到试条上,血滴太多、太少或者位置不准确都会影响测试值。而采用虹吸自动吸血方式的血糖试条,需要血样少,加样量可以自动

  • 中老年人也要警惕1型糖尿病

    病因至今不明更年期也易发病病因至今不明  病因至今不明 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明了。一般认为,它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1型糖尿病的遗传性与人白细胞抗原(HLA)相关,具有某些类型人白细胞抗原春的胰岛容易受到病毒和毒物的损害,继而又容易发生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多种环境因素是1型糖尿病的诱因,其中病毒感染和毒物破坏可能是主要原因。   警惕骗人的“蜜月期”    1型糖尿病的自然过程中常有一段自发的缓解期,临床习惯上把这段缓解期称

  • 儿童一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和过程

    近几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也在随着儿童肥胖症发病率的增加而呈现增长的趋势。目前认为本病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发生胰岛炎,使生产胰岛素的胰岛p细胞受到损伤和破坏,最终导致胰岛p细胞功能的衰竭而发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而引起体内血糖增高,长期高血糖可造成心脏、肾脏、眼睛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由于人体白细胞抗原错误地将人体的p细胞当作入侵者,所以下达错误命令让免疫细胞对p细胞发出攻击和破坏。在]型糖尿病中,胰腺的p

  • 线粒体糖尿病解析

    线粒体病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骨骼肌活检中破碎红纤维(RRF),血清和脑脊液中的乳酸水平增高,肌电图肌原性损害和/或神经原性损害、周围神经病,听力图检查示神经性耳聋,基底节钙化/坏死或MRI局限性信号异常,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的缺陷,而mtDNA突变检测正日益成为诊断线粒体病的利器。  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表现出典型的母系遗传的特点:只有女性患者可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而后代无论男女均可发病。而患病男性不能向下传递致病突变。线粒体病具有量效现象,即小量的线粒体DNA突变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随着突变线

  • 2型糖尿病为何没有多饮多食症状?

    段备珊率领的课题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被现代医学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绝大多数没有消渴病的“三多一少”症状,且多数人表现为肥胖。其中,无“三多一少”症状者占87%,肥胖、体重超重者占79%。  对于传统中医与西医在消渴病与糖尿病认识上的差异,段备珊分析,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当患者体内血糖刚刚开始升高的时候,往往是处于糖尿病的早期,此时不少患者尚未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或刚刚出现这些症状时,体内血糖就迅速被降糖药控制,使机体没有向“三多一少”方向进一步发展。“但

  • 糖尿患者别被江湖骗子忽悠了

    大旗到底能拉多大?谎言到底能吹多邪?为啥糖尿病是重灾区?大旗到底能拉多大?  俗话说“拉大旗作虎皮”,见到这张红头文件一样的宣传单,你就多少对“大旗到底能拉多大”这个问题有所认识。它的开头写道:“为了创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国研联字(2008)011号文件,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由国际中华医学研究院发起并成立指导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糖尿病防控措施》。”落款为“《全国糖尿病防控措施》指导办公室”和“国际中华医学研究院”,都盖着鲜红的公章。  按照宣传单上的地址,记者来到省会青园街一个叫

  • 孕妇摄入肉类蛋白有助后代糖尿病预防

    研究人员自实验鼠身上发现,一种雄牛氨基酸(taurine)有助于防止糖尿病的发生。而肉类中即含有丰富的雄牛氨基酸。负责此项研究的安大略省伦敦市劳森医学中心主任希尔表示,雄牛氨基酸对怀孕妇女的重要性有一天会与叶酸一样不可或缺。  希尔医师及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若对怀孕的老鼠只喂食低蛋白质食品,这些小鼠生出的小老鼠体中胰脏干细胞便会减少50%。相反,若对怀孕的老鼠喂食雄牛氨酸高的食品,小老鼠胰脏干细胞数量便正常。  雄牛氨基酸是人体中最常见的一种氨基酸,人类神经中枢系统、肌肉、脑及心脏中都有此种

  • 长期糖尿病患者往往麻痹大意

    悄无声息的"麻痹"自查自测自我保健  林大妈是十几年的"老糖友"了,平时因为血糖控制稳定,饮食、生活起居也都谨慎有加,身体状况一直良好,这几年就像没病人似的活得有滋有味,心情也舒畅。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林大妈发现自己多了一项"本事",就是平时磕着、碰着不怕疼了,热水洗脚不怕烫了。可是老伴说,这个现象不正常,是感觉不灵敏了,应该去医院看看。  检查结果让林大妈吃了一惊,原来她的这项"本事"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在20

  • 常见糖尿病发病方式

    育龄妇女可因发生早产、死胎、胎儿畸形、巨婴、羊水过多、先兆子痛时,发现本病。还有的患者首先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溢血或血栓、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然后追溯及本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一般发病较急,发病时病情重,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在成年发病,发病缓慢,患者在数月或数年内渐发生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等症状,约60%—80%有肥胖史。  有的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偶然发现,有的患者首先发现并发症如

  • 研究:细菌可能帮助人类预防糖尿病

    过去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对于过分活跃的免疫反应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较不发达国家的人过敏发生率较低,不过他们一旦移居到发达国家,发病率就会急剧增加。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也观察到了相同的现象——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自然喂养条件下发病率各有不同,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环境。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的Alexander V. Chervonsky和同事发现,先天免疫不足的NOD小鼠在正常状态下不会形成糖尿病。当NOD小鼠被饲养在无菌环境中时,由于缺乏“友好”的肠道细菌,它们患上了严重

  • 不要让你家的小宝贝成为小糖人

    小胖墩是小糖人的后备军多吃少动,孩子发福糖尿病可能伴随小孩一生  于德民说,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迅猛增长,已成为十分流行的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更严重的是,临床上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年龄越来越低。有调查显示,多年前临床上100个糖尿病人中仅七八个是小孩儿,且几乎都是与先天遗传相关的1型糖尿病,与后天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2型糖尿病患儿很少见。  可是现在几乎每5个糖尿病人中就有1个是儿童青少年,而且以2型多见。儿童糖尿病明显增多的趋势非常令人担忧,确实需要引起全社会和广大家长的

  • 为何糖尿病向中小学生蔓延?

    以前,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在成人中发生的糖尿病,但近十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均发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出现了2型糖尿病患者。在中国,20岁以下2型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发病原因主要是肥胖。  在门诊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就遇到这样的高中生,都是男孩,体重超重,经常感觉乏力、口渴、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一检查才发现竟然患上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症!  不但是自己,在与同行交流中,纪立农也发现,很多糖尿病门诊医生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糖尿病小患者越来越多了。  但更让纪立农担心的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乏

  • 我国启动大型糖尿病基因研究项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昨天共同宣布:启动“中国2型糖尿病研究项目”,以期破译糖尿病易感基因密码,探索综合生活方式强化干预对代谢综合症患者心血管事件预防作用机制。  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提供2000万人民币支持的此次启动该项目,包括基因研究和生活方式强化干预两部分。基因部分将有12,000名糖尿病患者和对比人群参与,其目标是为研发2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药物提供指导。“代谢综合症5年生活方式强化干预研究”计划入组7,00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以了解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心血管事件

  • 母乳喂养可降低妈妈患糖尿病风险

    据美国“糖尿病健康”网站报道,该研究是由美国最大的健康维护组织凯泽永久(Kaiser Permanent)开展,研究收集了有关这些女性的生活方式、怀孕情况、一般健康状况等诸多信息,研究人员通过这些信息分析母乳喂养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  一项历时20年、针对704名女性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1年的母亲,其在接下来的15年中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非母乳喂养的母亲低15%,且每增加一次母乳喂养,其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降低15%。  在研究开始时,这些女性中没有一个人患有糖尿病。20年后,其中12

  • 十四岁预防糖尿病不算早

    专家提醒,从目前来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发现,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来自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家庭,因此要鼓励全社会每个家庭养成运动和健康膳食习惯,并非单纯针对儿童本身,全家共同努力一起改变生活方式。  瑞金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宁光教授介绍,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2型糖尿病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逐渐增多的2型糖尿病儿童有可能改变我国儿童青少年中以1型糖尿病为主的疾病谱。目前在该科就诊人群中,年龄在14岁到20岁之间的青少年患者居然有30%至50%的比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儿童2型糖尿病

  • 八成胖人五十以后会得糖尿病

    专家发现,体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呈肥大型,肥大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对胰岛素相对不敏感,虽有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其作用,给机体带来了负担,不仅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且易患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冠心病、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因此,肥胖不是健康的象征,而是某种疾病的先兆,故减轻体重、防止肥胖,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它疾病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过度肥胖可不是什么好事。肥胖病又称肥胖症,是由于机体生理和生化的改变,多余的物质转化为脂肪,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超过了正常的生理需要。一般以超过正常体重的10%

  • 血糖高要调查原因

    一:情绪波动也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    有人觉得纳闷。难道情绪也是引起血糖高的原因么?确然如此。情绪的异常波动同样是血糖高的原因之一。那么哪种类型的情绪波动会导致血糖高呢?通常情况下,焦燥易怒这类过于激动的情绪,最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二:饮食习惯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  饮食习惯毫无疑问的是造成血糖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糖高或者说高血糖病人在饮食方面,无时无刻都在严格地进行着控制,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饮食稍不恰当,就会成为血糖高的原因。  三:胰岛素是引起高血糖的原因。    显然,胰岛素也是引

  • 首页上一页 23456789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