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老人远离欺骗,儿女们首先要反思在老人沉迷养生谣言中的责任,而不是不耐烦地训斥他,问问他“你用这个保健品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不要总说“正规医院才可信,”却又不考虑大医院挂号排队的困难;不要总说“这些低级养生知识不可靠”,而是应该帮他们去收集整理真正科学有益的养生科普、防病的知识。
如何避免老人掉进谣言圈里
第一,实例法。《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和《生命时报》等这些权威的国家级媒体都有养生辟谣知识,儿女们应该把这些辟谣内容收集起来,给父母看,并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媒体上老人误信保健品贻误病情的报道很多,也应收集起来讲给父母,给他们正确信息引导。
第二,定期体检。这能让老人自动远离养生谣言,老人一般都带着问题去接受保健品信息和养生知识,一旦他们的问题在体检中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就失去了热衷养生谣言的动力。
第三,帮他们找到正确接收养生知识的渠道。现在很多三甲医院定期举办糖尿病冠心病知识讲座,儿女们要注意收集,打印给父母,或带着父母去听讲;为父母关注一些权威媒体、医疗机构、医学专家的健康科普公众号,以正确的科普知识满足他们的需求。第四,最重要的就是多多陪伴。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了解他们每天看什么、学什么,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和干预,以免老人持续沉迷。
为什么老人会听信谣言呢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儿女分开居住,导致他们缺乏关爱、内心孤独,儿女们对老人生活状态的关心也不够;慢性病高发、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退休生活的衣食无忧又使得他们愿意在养生保健上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信息渠道的封闭狭窄,对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抵触,又使他们对科学、有效的保健治疗手段认识不足。上述原因造成了老年群体养生观念上的畸形现状:买保健品、信朋友圈,沉迷于各种养生谣言,就是不信儿女和医生。
虽然对老人的这些现状感到无比痛心,但要想跟他们辟谣却是难于上青天。第一,从认知能力来说,老年人受信息,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对所谓权威专家的声音。比如什么“国际最新健康理念”、“高科技产品”。第二,人们倾向于相信和自己日常有关的事实、经验。朋友圈里散布的比如食物相克、相宜,各种偏方密传,都和老人每天吃的用的有关,和自己的疾病症状有关。他们一对号入座,稍有沾边的,就会深信不疑。
相关文章
- 注意2个要点能预防老人抑郁症
- 老人经常旅游 能放松心情
- 老人健康养生 这些趣事不能少
- 4种好心态让老人健康又长寿
- 警惕老人秋季会有悲秋的情绪
- 老人再婚 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
- 盘点6个引起老年人抑郁症的原因
- 老人心理有哪些类型 九大常见类型要了解
- 老人丧偶后的心理过程有五个阶段
- 你怕死吗 五招缓解老人怕死心理
- 老年精神病的常见表现 老人保健心理的妙招
- 老人必知呵护心理健康的八大招
- 和老人交谈的九大注意事项
- 常见的老人五大心理疾病 子女们需牢记
- 老年精神分裂有什么症状 哪些原因引发的
- 老年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3招让老人开心
- 空巢老人易发哪些心理疾病
- 老年人抑郁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 老人如何缓解孤独 小妙招让老人不再孤独
- 痴呆老人如何调整心态 看看这三个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