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每次散步20分钟,每周3次以上,能大幅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剑桥大学科学家通过对30项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65岁以上老人中,痴呆症(分为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和其他类型痴呆)发病率达1/3,而老年痴呆症最为常见。1/3的患者发病原因是因为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高血压以及受教育程度低,其中缺乏运动是最重要的病因。据统计,22%的老年痴呆症病例是由于老年人乏运动引起的,这是其他致病因素的两倍。
研究人员认为,定期身体锻炼能确保大脑得到稳定的富氧血液供应,这被认为有助于防止蛋白质斑块在大脑中生成,而蛋白质斑块是导致老年痴呆症发生的直接因素。
剑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卡罗尔教授表示,该研究传递的最重要信息是,健康生活方式有助减少患老痴的风险,每周若干次健走运动,能有效预防该病,即使每天散步,也能起到相同效果。
老人如何正确散步
1、晚上散步别贪多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句话脍炙人口。因此,很多老年人常选在晚饭后、睡觉前散步。他们有的快步走、有的遛弯,常常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但从中医度看,老年人不宜将主要的锻炼时间放在晚上,而且时长应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以免伤气。中医认为,晚上,人的“精气神”内敛,阳气收藏,老年人本就气血不足,加上“久行伤肝”,一旦行走太过,甚至大汗淋漓,不仅伤筋,还易伤肝气。因此,老人晚上散步,以10~30分钟、不感觉疲劳为宜。
2、睡前不宜散步
睡觉前两小时不宜外出散步,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因为散步时体温升高,人的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体温降低使人放松,因而可以促进睡眠。但如果散步离入睡时间太近,不足以使身体降温,反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最好将晚上散步时间提前到睡前3小时。比如打算22:00睡觉,可以在19:00前外出散步,不仅有助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还可以舒缓情绪。如果室外风大,或气温较低,可以改在室内。
3、散步动作要舒缓
另外,晚上散步动作要舒缓。很多老年人喜欢边走边拍打身体或按摩腹部,这种方式更适宜晨起锻炼的老年人。如果是餐后散步,被拍打的器官会受到刺激,使人体过于兴奋,不利晚上睡眠。因此,大家在晚上散步时,可以有规律地伸伸胳膊、打打拳,让疲劳的肩、颈、肘等部位得到充分锻炼,但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相关文章
- 入夏以后 老人跑步要注意6件事
- 天气回温 老人锻炼5不宜
- 春季练太极拳 注意这4点
- 老人旅游虽有益 但要量力而行
- 老人春季做什么运动比较好
- 老人退休后如何运动 注意4个要点
- 老人运动健身时要注意5个点
- 老人如何使用健身器材 需要区别对待
- 老人坚持跑步 对身体有好处
- 老人运动要适量 否则会伤害身体
- 7个小动作可以帮助老人养生保健
- 老人最适合做哪些运动 广场舞只是其一
- 老人秋季登山需要注意5个事项
- 老年人跳广场舞的注意事项
- 老人健身不求急 注意7个事项
- 老年人不宜做的7种运动
- 老人适当健身有好处 老人健身小动作推荐
- 老人爬山需注意六大事项
- 老人夏季运动养生 从户外到室内的方式选择
- 跑步并不适合任何人 四种老人不宜跑步健身
热门文章
-
老人散步时的4个注意
2023-02-23 12:49
-
老人散步注意事项
2023-02-23 12:49
-
老人7种散步保健方法
2023-02-23 12:48
-
老年人散步时应遵循355原则
2023-02-23 12:48
-
老年人常散步有哪些好处
2023-02-23 12:48
-
人老了散步背着手不好
2023-02-22 21:28
-
老人散步有什么好处呢?
2023-02-22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