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越来越感觉疲劳。虽然老年人天需要的实际睡眠时间比年轻人要相对少些,但是精力恢复得较慢。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的抑制减弱,因而夜间不易入睡,凌晨容易早醒,这样老年人就容易出现打盹。因此,老年人需要适当的午睡。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老年人午睡的好处及禁忌,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午睡的4大好处
1、防止疲劳过度。
午睡是白天最好的休息方式,可防止过度疲劳,有利于身心健康。根据医学研究,人的精力在早晨起床后到上午10点左右最为充沛,以后逐渐下降。午睡后,精力又开始回升,就像充过电一样。有关资料证明,健康长寿的老人大都有午睡的良好习惯。午饭后半小时开始午睡,是比较科学的。
2、免疫力更高。
免疫学专家说,午餐后为帮助消化,身体会自动改由副交感神经主导,这时睡个短觉,可以有效地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活跃性。
3、预防冠心病。
据医学家研究发现,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体内激素分泌更趋平衡,使冠心病发病率减少30%。研究者认为,地中海各国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与其午睡习惯是分不开的。而北欧、北美国家冠心病发病率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午睡。成人睡眠不足4小时者,其死亡率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高180%。当晚间睡眠不足时,如能用午睡来适当补充,也将有益于延年益寿。
4、心情更舒畅、精力更旺盛。
许多人都有午餐后疲倦的烦恼。英国学者就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发现每日午后小睡10分钟就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间多睡两个小时好得多。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布在最新的《自然神经科》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显示,午后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人体紧张度,缓解压力的效果就像睡了一整夜(8小时)。
老年人午睡的5大禁忌
1、忌坐着午睡。
如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午睡,或者趴在桌子边午睡,醒来后常会感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以及面色苍白,这是由于“脑贫血”引起的。老年人心功能较差,坐着睡觉时心率较慢,血管扩张,流经各种脏器的血液速度相对减慢。如果坐着睡,流人脑子的血液就会更加减少。特别是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要进入胃肠系统,加上“坐姿”,就会进一步加重“脑贫血”,导致上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发生。
2、忌午睡时间过长。
老年人午睡时间最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过长,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3、忌和衣而睡。
老年人午睡决不可因怕麻烦而和衣而唾,应宽衣、解带,并要盖好再睡,以免着凉感冒。
4、忌对风而睡。
老年人抵抗力差,吹风很易感冒。因此,老年人午睡时不可对着“风头”迎风而睡,不可在风遁上午睡,也不可吹着风扇或空调而睡。
5、忌午饭后立即午睡。
老年人午睡一般要在午饭后30分钟开始。刚吃过午饭,人的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这时入睡,心脏供血量少,也会影响全身和大脑的供血,睡醒后会更加疲劳。
相关文章
- 老人如何走出丧偶的痛苦?子女该怎么做?
- 老人多久洗一次澡合适?老人洗澡注意事项
- 老人跳舞有什么好处?老人跳舞4大注意事项
- 老人再婚有什么好处?需克服4种不良心理
- 老人之间互动玩什么游戏好?出行需注意
- 哪种老人适合带孩子?老人带孩子注意事项
- 老年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 老人嗜睡是什么原因?老人嗜睡怎么办?
- 老人腹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腹胀?
- 老人跳广场舞的好处及注意事项
- 眼睛不好使?老人护眼有六法
- 老年夫妻这样相处会更幸福 多关爱对方
- 专家教六招 轻松为老人保肠护胃
- 老人去除老年斑谨防四大误区
- 老人摆脱便秘的六大方法
- 为何老人睡眠差 这些美食来帮助
- 适合老人的慢节奏生活 四事催不得
- 老人突发11种疾病时如何应对
- 没胃口?老人开胃养生的秘诀
- 如何提高老人睡眠质量你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