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生理学研究揭示,恒牙应当伴人一生,老年人齿缺失不是生理的必然。
老年人由于牙齿周围肌肉发生萎缩、牙齿磨损严重等,易发生龋病和牙周病,科学研究表明,这是造成老年人易掉牙、牙齿缺失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老年人除应积极治疗牙病,选择合适的牙膏、牙刷及正确刷牙外,还要坚持固齿活动。如叩齿:每日早晚空口时,上下牙齿反复撞击各200次;按摩牙龈:在牙齿无软垢、牙结石、炎症的情况下,漱口后用洗净的食指或拇指轻轻按摩牙龈,每日三次,最好在饭后进行,每次上下10-15次。也可将大蒜头洗净捣烂,加少许水调成糊状,敷在牙龈上,每次约10分钟,或用带辣味的鲜萝卜代替,既有杀菌消毒、保护牙床、预防牙周病的作用,又能促进牙龈的再生。
此外,平时少用牙签剔牙,用浓茶漱口自然脱去残留在齿缝里的食屑。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防止人老掉牙。
热门文章
-
如何应对老年性皮肤瘙痒
2023-02-23 12:52
-
什么原因导致人类衰老
2023-02-23 12:47
-
老年人为什么爱发脾气
2023-02-23 12:41
-
老人要怎样应对“死亡恐惧症”
2023-02-23 12:41
-
什么是耳聋怀疑症
2023-02-23 12:41
-
怎样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2023-02-23 12:41
-
育儿:巧对老人的好意
2023-02-23 12:41
-
老年人要怎样正确看待死亡问题
2023-02-23 12:41
-
老人再婚有哪些心理障碍
2023-02-23 12:41
-
老人喜欢自我吹嘘是怎么回事
2023-02-23 12:41
-
老人怎样摆脱“死亡恐惧症”
2023-02-23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