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练太极拳注意这4点
1.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过饱 。接着做一些准备活动,静立片刻后,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练拳。
2.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
每一个动作都要由意识来支配,这样才能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老年人练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清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这样会降低锻炼的功效。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架势,做到量力而行。如年高体弱的,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识上想到了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效果。
3.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组合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受到体力的限制,练拳时更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即使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些,对于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则暂时不宜练拳)。
4.练拳时应掌握深匀细长的呼吸
深匀细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增加内脏活动功能。这是一种与动作相结合的腹式运动,初学者可能感到有困难,应在锻炼中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否则可能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总之,老年人练拳以适度为宜,久而久之,随着身体素质的增强,自会逐渐做到行气结合,得心应手,操之过急是万万不行的。
老人练太极拳的好处有哪些
1、生理效益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锻炼我们的肌肉,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络的功效。除此之外在练习的同时还能够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对内脏起到按摩锻鍊的功效,以此来增强我们人体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这些对老年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建议练习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早上,这个时候不仅空气非常的好,同时人体也非常适合练习太极拳的状态,因此这个时候练习能够事半功倍。
2、改进柔韧度
太极拳的运行动作又多以搂、拗、绞转为主,这样我们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长此以往起到改进人体柔韧度的作用。打太极拳的时候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比如像下势、蹬脚等式子,不仅可以起到改善肌肉柔韧度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3、提高心肺功能
平时生活中多练习打太极拳,还可以帮助老年人有效的提高心肺功能,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都比较差,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经常容易患病的原因。只要在平时生活中多打太极拳,便可帮助老年人快速有效的增强心肺功能。这是由于在练太极拳的时候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来有效的增强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从而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
并且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般时间都比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因此更加能够帮助我们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尤其是一些本身心肺功能就比较差的老年人,更应该知道打太极的好处,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4、治疗消化管道疾病
在研究中发现,经常联系太极拳还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这是由于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人体的各关节、肌肉、骨骼都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而我们人体内的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同时锻炼的时候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从而起到治疗以及提高消化功能的作用。而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不好,因此练练太极拳可以促进消化。
相关文章
- 老人旅游虽有益 但要量力而行
- 老人春季做什么运动比较好
- 老人退休后如何运动 注意4个要点
- 老人运动健身时要注意5个点
- 老人如何使用健身器材 需要区别对待
- 老人坚持跑步 对身体有好处
- 老人运动要适量 否则会伤害身体
- 7个小动作可以帮助老人养生保健
- 老人最适合做哪些运动 广场舞只是其一
- 老人秋季登山需要注意5个事项
- 老年人跳广场舞的注意事项
- 老人健身不求急 注意7个事项
- 老年人不宜做的7种运动
- 老人适当健身有好处 老人健身小动作推荐
- 老人爬山需注意六大事项
- 老人夏季运动养生 从户外到室内的方式选择
- 跑步并不适合任何人 四种老人不宜跑步健身
- 夏季老人适合做什么运动好
- 老年人这样走路对身体好
- 老年人练习太极的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