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和黏膜是口腔内张口可见的两种相邻组织,一硬一软,在正常情况下相安无事,各自发挥它们的生理功能。但是,既然是“近邻”,就难免会磕磕碰碰。这不,当牙齿蛀坏出现破洞时,就会“硝烟骤起”,烂牙就要“欺负”黏膜了。 口腔黏膜是一层仅有几毫米的非常薄的组织。别看它薄,确有着保护黏膜下各种组织免疫屏障的重要功能。一般来说,黏膜的再生能力很强,对于因咀嚼引起的摩擦早已习以为常,进食时被“磨”掉的黏膜上皮角化层,在不到6小时里就会自己长好。但是,对于固定在一个部位的长期反复的摩擦,娇嫩的口腔黏膜哪里吃得消?烂牙就是口腔黏膜最怕的“对头”之一。 人们对于口腔里蛀出洞的牙齿,如果不及时处理,牙齿酒会渐渐“土崩瓦解”,失去原来的光滑外形,成为残冠残根。他们有的像尖锐的“朝天钉”排列在口腔里。虽然它们对食物的咀嚼功能已经丧失,但对周围与之接触的黏膜却“以强躏弱”,天天割,时时刺。平时它们会使黏膜出现溃疡,此时如果还掉以轻心,不闻不问,溃疡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破了又好,好了又破,久而久之,溃疡就会发生质变,变成鳞状上皮癌。 当然,产生烂牙的原因不止蛀牙一种,有时运动不慎或搏击打斗也会打断牙齿,此外还有与医学有关因素,例如,因疾病放射治疗后牙齿会“发脆”,一不小心吃到硬物就会折断;还有一种叫干燥综合症的疾病会造成牙齿大面积快速崩溃,形成猛行龋,出现满口烂牙。这样“批量生产”的残冠残根对黏膜安全的威胁更大。明智的办法就是尽早处理这些损坏的烂牙。有蛀洞,就修补;有缺牙,就装齐。对于干燥综合症和因放疗而可能出现的猛性龋,要及时采用增加唾液的治疗措施,使口腔自洁作用增强,防止出现烂牙。 口腔里的黏膜是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地区”,有不少黏膜病损属于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范畴。因此,早治烂牙实质上是尽早去除对黏膜的不良物理刺激因素,还它一个舒舒服服的生态环境。这样做不仅仅是保护黏膜免于癌变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保存牙列的生理功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热门文章
-
哪些常见因素导致宝宝烂牙
2023-02-23 21:04
-
烂牙应尽早拔除,久了小心会癌变
2023-02-23 20:59
-
烂牙根有大作用 不要拔
2023-02-23 20:59
-
烂牙不及时拔掉有哪些危害
2023-02-23 20:58
-
引发脑脓肿的“烂牙根”
2023-02-23 20:58
-
早治烂牙 预防黏膜癌变
2023-02-23 20:34
-
幼儿烂牙多的原因是什么?
2023-02-23 20:34
-
小朋友烂牙增多九成儿童牙膏防蛀靠“氟”
2023-02-23 20:33
-
教你口气清新的4种简便妙方
2023-02-23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