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天天通宵都精力旺盛?”“他很奇怪啊,总觉得别人喜欢他。”“他脾气真暴躁,动不动就骂人。”这些日常举动可不要轻视,有可能是躁狂症的先兆。心理医院副院长说,躁狂症主要是生物、社会、心理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若个体属于躁狂症的易感体质,应尽量少吃减肥药,以免激发体内的躁狂特质。
搞传销易变躁狂症
“躁狂症并不是由单独病因引起,是由生物、社会、心理三大因素共同影响。而生物学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生物学因素包括多种——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等。“有的患者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失调。使血液中皮质醇的水平比正常人高,同时其血浆中皮质醇昼夜周期波动规律发生紊乱,从而导致躁狂症发作;有的患者因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导致体质的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同样可能引发躁狂症。”
此外,心理因素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专家表示,例如循环型性格的人,爱交际、性格开朗、兴趣广泛,而且好动、易兴奋,对自身要求高,生活中容易产生压力,变得多愁善感;与其他人相比,这类型性格的人稍受刺激,就容易发展为躁狂症。
“除了上述两种因素外,社会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传销活动,更容易引发躁狂症。”专家说,传销就是通过各种洗脑、宣传,向大众灌输他们的观念,让大家幻想自己日后可能因此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在这种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促发体内的躁狂特质,演变成躁狂症。
躁狂症易感人群应少吃减肥药
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这三种情况发生?
第一,要有规律的生活。
第一,要有规律的生活。每天不吃不喝不睡,依旧精力充沛,是躁狂症病人最大的特点。因此,规律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尤其重要。睡眠质量不好,时间过短,都会使患者容易暴躁,情绪波动大;而过多的工作会增加患者的压力,加大了患者的情绪波动。因此,良好的睡眠,适当减少工作能保证患者情绪稳定,减少暴躁。
第二,适当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
第二,适当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专家表示,降低期望值能够减少不良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躁狂症的发病几率。
第三,注意饮食
第三,注意饮食。专家建议,生活中应少喝酒、咖啡、还有成瘾性的物质。因为这些都含有少量导致兴奋的物质,长期服用可能会改变人体体内神经递质的分泌,使个体长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诱发躁狂症。此外,专家特别强调,若个体属于躁狂症的易感体质,应尽量少吃减肥药。由于减肥药中某些物质会对人体的情绪、精神造成一定的影响,激发体内的躁狂特质,所以这类人应慎选减肥药。
相关文章
- 好睡眠不一定要睡够8小时
- 彭康:失眠多因“放不下”
- 失眠影响工作及社交活动 要使用安眠药
- 打鼾白天困倦 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怎么与精神病患者很好的相处
- 李涛平:睡觉无梦和多梦也是病!
- 潘集阳:老年期抑郁症复发率高
- 警惕!中度以上抑郁症不治疗可能会自杀
- 精神科专家呼吁:精神疾病不可怕也不丢人
- 老年抑郁患者急增 心情郁闷超两周应就医
- 90%的失眠为心身共病 体质问题或为主因
- 潘小平:心慌紧张是焦虑障碍
- 贾福军:焦虑障碍成青年精神杀手
- 长期头痛失眠小心抑郁症
- 心理医生:预防抑郁的三个心理建议
- 我们应该怎么样面对精神疾病?
- 精神病人猝死街头 院方责任人受罚?
- 校园恶性事件后系列分析(三)
- 校园恶性事件后系列分析(二)
- 校园恶性事件后系列分析(一)